不提升強度,永遠也只能看日本臉色,然後等著中國跟你平起平坐

罵也罵夠了
發洩也發完了
牽拖也牽拖到沒理由了

球場上贏就是贏,日本輸給台灣時
會做的動作就是找出為何會輸,然後把那個關鍵的王牌投手挖去日本打球
不然就是對這個人的動作用儀器精密分析,找出破綻,不會再有下一次的失敗

台灣人,你有想過中國如何年年進逼亞洲三強嗎?
人家如何在不到十年內開始可以贏過中華.韓國?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
奧運棒球觀察7》中國會扮「豬吃老虎」嗎?
民生@報╱民生@報 2008-08-10 15:00 調整字級:
文/劉復基

北京奧運棒球賽的地主中國隊,2003年起美國教練拉斐爾(Jim Lefebvre)及美國大聯盟的協助下,經過長達5年的培訓計畫,投手、打擊及守備都有長足的進步,拉斐爾雖然很謙虛的指出,中國隊實力尚無法與其他7隊抗衡,不過棒球比賽的特性之一,就是弱隊也能扮「豬吃老虎」。

拉斐爾認為,中國隊在美國、古巴及日本等世界勁旅的環視下,北京奧運奪牌機會渺茫,他們的目標是打好每一場比賽,雖然部分球員的基本動作不夠紮實,但是仍有速度與爆發力的優勢。

中國隊隊長張玉峰指出,5年來在美國大聯盟的協助下,他們和大聯盟球員一起訓練、比賽,球隊的實力明顯提升,不過與其他7支球隊的實力還是有段差距,像是美國球員動輒投出時速95、96英里的快速球,就讓他們很難適應,但是他們過去幾年的海外特訓,的確學到很多東西,相信會在奧運比賽給大家帶來驚喜。

中國隊投手呂建剛道出了棒球比賽的特性:投手是直接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人物。實力不佳的球隊,有可能因為一位投手超水準的演出,讓對手的打擊無法發揮,而爆出冷門贏得勝利,這種情況不僅在國際賽、或是美國及日本職棒比賽都屢見不鮮。

2003年亞洲棒球錦標賽,集合國內、外職棒菁英組成的中華隊,靠著當年仍在日本職棒西武隊的張誌家完投9局的情況下,以3:1險勝中國隊;2006年世界棒球經典大賽,中華隊雖以12:3獲勝,不過2003年的例子足以證明,中國隊仍有威脅中華隊的實力。

中國隊今年4月開到美國亞歷桑納,展開3個月的密集訓練,總教練拉斐爾原本預期能贏3場比賽,結果中國隊打出17勝7敗的戰績,拉斐爾很得意的表示,中國隊在這次的集訓後,不僅懂得如何「打球」,同時還知道如何「贏球」。
中國隊投手的球速都不夠快,不過拉斐爾並不在意,這名1965年國家聯盟年度最佳新秀指出,中國隊沒有強力投手的材料,只好改走費城費城隊先發左投手摩耶(Jamie Moyer)的球風,用精準的控球、速差的變化,來壓制對手的打擊,這就是拉斐爾在中國隊遴選6名左投手的原因。

中國隊的29歲的捕手王偉、25歲的一壘手賈煜冰及20歲左投手劉凱的「老、中、青」三代,分別被送進西雅圖水手、紐約洋基的小聯盟跟著歷練,象徵著中國隊的傳承;北京奧運中國隊的主力球員,應該是像呂建剛、王偉、王楠、賈昱冰、張玉峰、孫嶺峰、侯鳳連、張洪波等近年來常在國際比賽出現的老面臉孔。

2003年亞洲錦標賽對中華隊主投6局,被擊出5支安打、投出9次三振、責失2分的左投手王楠,仍有可能會是8月15日對付中華隊的先發投手,中華隊得要小心應戰,以免陰溝裡翻船


===========================================================


主題:專訪中國棒球隊主教練 "我要塑造一個棒球姚明"



我愛shaner

回復
專訪中國棒球隊主教練 "我要塑造一個棒球姚明"


有的時候,我以為我已經知道答案,但也許我並不知道。這就是棒球。── 吉姆·肯內斯·拉斐沃

  四年時間,有過多少外教遊歷中國,來的時候風風火火,信誓旦旦,不出多少時日便黯然離開,漸漸地為人們所淡忘。

但在同樣的四年時間裡,在很多人並不熟悉的一項運動中,65歲的前美國大聯盟明星教練吉姆·肯內斯·拉斐沃一直工作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但他從來沒有丟掉那一份壯志雄心……

  “花心”背後的專一

  半決賽前一天,記者拿著一個棒球對著他嚷嚷道:“嘿,吉姆,新聞中心有一個漂亮女孩委託我,找你給她簽個名。”老頭頓時兩眼放光:“是嗎?那真是太棒了。我可以見到她嗎?”于是記者告訴他:“那我幫你安排一下吧。”此時他剛在球上寫下“James”,故作不樂意地說:“那可不行,我只能簽上我的名字,要簽姓氏的話,可得讓她自己來找我。”說罷,他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欣然簽上了自己名字的後一半“Lefebvre”。

  半決賽中國隊大獲全勝,于是記者也拿他調侃起來: “如果明天你們得了冠軍,我就安排你見一下那位美女。”老吉姆樂得屁顛屁顛:“哈哈,那我一定要把冠軍拿下來。”

  雖然看似花心,但在“老頑童”形象的背後,吉姆有著一顆異常“專一”的心。

  四年前,吉姆收到了一份遠方的邀請,他說自己要想一下,但最終他接受了,一來就是1000多個日日夜夜。現在回憶起來,很難說,這段姻緣是自由戀愛,還是包辦婚姻:“中國選擇我,是因為他們求助美國職棒大聯盟,提出需要有經驗的教練,所以大聯盟就向他們推薦了我。而我選擇中國,就是因為我願意嘗試。我也知道棒球在中國不會像在美國那樣風行,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改變一些東西。”

  其實,在美國,吉姆的名聲非常大。作為球員,第一年進入大聯盟就成為最佳新秀,第二年入選全明星陣容,之後更是執教過三支大聯盟球隊。但是他甘願背井離鄉:“在中國過著不為人知的生活會不會讓我感到寂寞?其實,我在美國也不是很有名,哈哈。不過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棒球。”

  也許是因為在中國生活久了,率性的美國老頭也有非常中國化的一面。“我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身邊的這些球員們,無論是投手還是擊球手,他們才是比賽塞中真正的明星,”吉姆說,“我的目標就是讓這些隊員們在中國成為名人。”

  然而,棒球這項運動在中國開展得並不普遍,對于這項賽事大家的關注程度似乎也不高。所以,他意味深長地拍著記者的肩膀說:“要讓他們出名,需要更多的觀眾來看這項比賽,還有需要更多像你這樣懂棒球的家伙多做報道。”

  奧運會目標一個字:贏!

  雖然沒有帶上自己的全部主力,但是他還是選拔了不少優秀的年輕隊員和在聯賽中表現出色的球員,征戰“好運北京”奧運測試賽。五棵鬆棒球場就是奧運會的比賽場地,因而吉姆非常重視這次奧運測試賽:“能夠在奧運的比賽場館熱身非常重要,所以我盡量讓每一個選手都能夠上場比賽。”

  “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奧運會上成為一支強隊,我們的目標是不斷爭取勝利。”奧運會的棒球比賽共有8支球隊參加,而目前中國隊的水平大致在世界的7-10名左右,但吉姆可不想自己的隊員在主場“陪太子讀書”:“我們的目標就是贏!你知道,美國、古巴、日本都很強,我現在也不知道能贏下多少比賽,但是我們一定要永遠懷著一顆求勝的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棒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吉姆清楚地知道他的球隊與世界最高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們一個賽季只有30場國內比賽,要知道美國大聯盟一年的比賽總數是162場,日本是144場,韓國也有130幾場,這就能讓他們的隊員經歷更多的鍛鍊。”

  也許是意猶未盡,他又用另一組數字像記者解釋了中國棒球還存在的差距:“我可以給你舉一個例子,日本聯賽一年的本壘打數超過了350個,有3個選手的本壘打數超過40個,但你知道我們今年聯賽的本壘打數目是多少個嗎?告訴你,是 12個。看看這兩個數字,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正因為如此,在奧運測試賽後,中國棒球隊又將奔赴日本和美國,進行鎚鍊。吉姆伸出手指,認真地說:“我們在日本,16天將打12場比賽。這就是我要的強度!”

  一直以來,中國棒球處于亞洲老四的位置,但在吉姆執教之後,中國隊已經有了贏韓國、中國台北這些亞洲強隊和歐洲冠軍荷蘭隊的紀錄。他下定決心要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我相信,中國將會…… 不,我們已經是亞洲棒球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了。我想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為亞洲第一,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期待中國棒球的姚明效應

  令所有熱愛這項運動的人遺憾的是,棒球和壘球都已經退出了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競賽項目。被問到這一點,老吉姆沉思了幾秒鐘:“是的,我知道中國人非常重視奧運會,如果棒球不是奧運項目了,他們的興趣也許就會打一些折扣。”

  不過他仍然有著自己的一份夢想:“但是我想,NBA也不和奧運會沒什麼關系啊?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關注呢?因為姚明表現得太棒了!我把這稱為姚明效應,我們棒球也要培養幾個像姚明那樣的隊員,讓他們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明星,那就不愁中國的棒球沒有人關注了。”

  “張玉峰是一個很棒的球員。”對于這位來自上海的隊長,吉姆從來不吝溢美之辭,當然還有幾位年輕的球員也已經引起了國外球隊關注的目光,一壘手賈昱冰、捕手張振旺已經簽約大聯盟的紐約揚基隊,投手劉凱前往了西雅圖水手隊,另一名投手朱大衛目前則效力于日本聯賽。其中最被看好的,莫過于“強棒”賈昱冰,一邊觀看訓練一邊和記者聊天的老吉姆,不時就會停下來,對他的擊球盛贊兩句。

  “我們的隊員有機會到美國和日本打球,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那裡的比賽更多,對抗更激烈,隊員們最需要的就是在這樣實戰中鍛鍊。”老吉姆如是說。

  我不會只是一個過客

  吉姆並不否認,自己終究有一天會離開中國,但他還不希望這一天那麼早到來。

  多哈亞運會上,中國隊依然沒能突破“老三強”日本、韓國、中國台北的包圍,名列第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主教練沒有隨隊前往賽地,這曾經被人當作是吉姆離開中國的序曲。不過他告訴記者,這只是一個誤會:“亞運會是在西亞舉行,而且進行棒球比賽的地方是個小村莊。他們覺得我一個美國人跑到西亞去,很可能會遇到安全問題,所以我只能留在國內。其實對于這個決定我也很不理解,我才不想離開我的隊員們呢,可是既然已經這樣決定了,我也沒有辦法。”

  還有人說,老吉姆注定只是中國棒球的一個匆匆過客,因為美國人的訓練方式太“新潮”了,以致于隊員們回到各地方隊又要重新適應傳統的訓練模式。但聽到這樣的說法,卻把吉姆氣壞了:“我想寫這種文章的人肯定不懂棒球。要想成為亞洲第一,要想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中國隊需要更快速,更有力,更強大。為了這個目標,每個隊員都需要更大強度的訓練和比賽。我想,如果要說我的訓練有什麼特別之處,應該也就在于這些地方,所以我覺得讓小伙子們跟著我練,沒有任何問題。”

  “我希望我可以被中國棒球的歷史記住,但還是那句話,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球員,他們才是場上真正的主宰。”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已經年過花甲的他同樣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臨採訪結束的時候,他一邊和記者握手,一邊堅定地說:“我相信,即便有一天我真的離開了這裡,中國的棒球還是會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繼續走下去的。”







2008-08-16 12:1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