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
之前日本把美國妖魔化成為魔鬼, 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讓美國攻打沖繩成為夢魘....
日本初期的中途島戰役,
讓日本的優勢很快就被美國超越,
加上美國海軍的 F6F 地獄貓戰鬥機, 效能遠超過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
(當時美國跟日本都沒有獨立的空軍)
使得日本節節敗退.
不過, 日本知道美軍會以小笠原群島 (硫磺島) 跟沖繩為基地, 轟炸日本本土,
所以派重兵駐守這兩個島嶼.
也由於這兩個島嶼日本是以必死的決心防守,
讓美國受到重大的損失.
日本甚至以大和艦 (本來還加上長門艦) 當誘餌, 讓菊水作戰的神風特攻隊可以進攻航空母艦.
或者大和艦到達沖繩後, 所有船員成為海軍陸戰隊員加入沖繩戰役.
所以, 美國很怕進攻日本的本土,
羅斯福也才以一些條件希望史達林能夠進攻日本.
美國一直用轟炸機猛炸日本, 從人口數最多的東京開始轟炸, 然後把每個日本大都市都炸成廢墟.
當時美國的原子彈也有重大進展,
於是決定了幾個城市, 不用普通轟炸機轟炸, 用原子彈轟炸.
當時美國選中的都市, 從東京灣到長崎都有, 甚至有人說包括台灣的高雄.
最後被選中的都市是:
1. 京都
2. 廣島
3. 小倉
4. 新潟.
除了廣島跟小倉是標準的軍事基地,
從京都跟新潟就可以看出美國對日本痛恨的程度.
京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 美國想要徹底摧毀日本的文化.
新潟則是珍珠島海戰, 日本的統帥山本五十六的故鄉.
後來京都被美國的文官剔除, 理由是京都如果被原子彈轟炸,
日本可能會倒向蘇聯.
所以就變成:
1. 廣島
2. 小倉
3. 新潟
4. 長崎
後來新潟被剔除, 原因不明.
所以美國在八月六日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
在八月九日原本要在小倉投下第二顆,
因為前一天的轟炸, 讓小倉的上空充滿煙霧,
臨時改炸長崎.
長崎當天天氣還是不太好,
美國在幾秒鐘雲層散開的時間瞄準後投下第二顆.
山本五十六是非常反對日本跟美國開戰的.
因為他知道以日本的軍事實力,
當美國全力投入軍事工業,
一年後日本不是美國的對手.
所以才會有偷襲珍珠港的行動,
企圖在一年內徹底瓦解美國的軍力,
然後達到良好的和談條件.
====
有時覺得戰略比戰術重要.
美國當年會投下兩顆原子彈, 明的是要日本投降, 暗的是警告蘇聯.
當年邱吉爾希望盟軍在巴爾幹半島跟印度支那半島進行反攻,
這個是良好的戰略, 但是戰術較困難.
美國還好後來換了杜魯門當總統,
才沒有讓共產勢力過度擴散.
德國被分割, 蘇聯並沒有太大好處,
波羅的海, 黑海艦隊都要經過其他國家.
不過日本被分割, 蘇聯卻是拿到很大的好處.
光是北海道留萌到釧路分割線,
蘇聯的遠東艦隊可以輕輕鬆鬆地從不凍港海參威輕輕鬆鬆進入太平洋.
所以日本在這樣的國際情勢下,
裕仁天皇逃過了絞刑, 日本保留了原本的國家體制.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越南是因為美國不想玩下去, 保衛第一島鏈就行了,
現在則是固守第二島鏈, 所以關島不讓它跟馬紹爾群島其他島嶼獨立.
(馬紹爾群島原本是德國殖民地, 美國買下關島,
第一次大戰後日本託管, 第二次大戰後美國託管)
美國總是在戰爭中玩測試武器的遊戲.
所以其實美國跟日本的戰爭可以更早結束,
硬是要丟那兩顆原子彈給蘇聯警告.
美蘇兩大陣營的核子武器, 玩的是保證互相毀滅的遊戲.
也就是保證互相毀滅, 而不是十三億對零.
這樣, 沒有人敢隨便動用核子武器.
不過, 蘇聯瓦解後, 一些核子武器的防護很差.
落入恐怖主義份子手中,
可能哪一天紐約就會被一個背包炸彈客毀滅.
中國如果共產制度瓦解, 會有同樣的問題.
台灣只有挨過美國的炸彈.
老實說, 中國的飛彈比較沒那麼可怕, 美國的飛彈才可怕.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