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到現在,物價指數漲了11%,房價漲了30%,
外食費呢? 漲幅遠超過物價指數11%,跟房價差不多甚至超過房價,
好比福隆便當,2020年賣60元,如今卻要賣80元,
豆花2020年一碗35元,如今要賣50元,排骨飯2020年賣80元
如今賣110元,為何會如此?
arlo1011 wrote:2020年到現在,物...(恕刪)
2020年至2025年,台灣外食費平均漲幅約為30%~35%,確實超過整體物價指數(約11%)並逼近甚至超越房價漲幅(約30%)。主因包括食材成本、人事費用、能源價格與租金上漲。
---
📈 外食費漲幅數據概覽(2020–2025)
| 項目------------------- | 漲幅估算---| 備註--------- |
|-------------------------|-------------|---------------|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約11%----- |主計總處統計 |
| 房價------------------- | 約30%----- | 根據房市報告與實價登錄趨勢 |
| 外食費---------------- | 約30%~35% | 根據主計總處與MacroMicro資料 |
---
🍱 外食費上漲的主要原因
- 原物料成本上升:
- 進口食材如牛肉、海鮮、穀物價格上漲。
- 水果漲幅高達18.56%,肉類漲4.8%,雞蛋曾漲逾50%。
- 人事成本增加:
- 基本工資逐年調升,影響廚師、外場人員薪資。
- 餐飲業者需提高薪資以留住人力。
- 能源與水電費用上漲:
- 電價調整、瓦斯費用上升,增加營運成本。
- 房租與店面成本提高:
- 商圈租金上漲,店家轉嫁成本至售價。
- 疫情後供應鏈波動:
- 疫情期間原物料供應不穩,造成價格基期墊高。
- 疫後恢復期仍受國際情勢影響。
---
🧮 實例分析:你提到的幾項外食品項
| 品項----- | 2020年價格 | 2025年價格 | 漲幅 |
|-----------|-------------|--------------|------|
| 福隆便當 | NT$60----- | NT$80---- | +33% |
| 豆花----- | NT$35---- | NT$50----- | +43% |
| 排骨飯--- | NT$80---- | NT$110--- | +37.5% |
這些漲幅都遠高於物價指數11%,與房價漲幅相當甚至略高,反映外食族群的生活壓力。
---
🧭 為何外食漲幅比物價指數更劇烈?
- CPI是平均值,包含衣著、交通、教育等項目,外食只是其中一環。
- 外食費用受多重成本疊加影響,漲幅更敏感。
- 餐飲業者面對成本壓力,無法靠規模化壓低價格,只能調漲售價。
---
如果你想進一步分析不同地區或品項的外食漲幅,或找出哪些類型的餐飲漲得最兇,我可以幫你整理更細緻的數據。
Sources: [TVBS新聞](https://news.tvbs.com.tw/life/2913459)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stat.gov.tw/Point.aspx?sid=t.2&n=3581&sms=11480)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https://www.macromicro.me/series/492/tw-cpi-food-awayhome-yo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