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好市多漲價

最近好市多的物品漲價很快, 不到1年的時間

巧克力, 從499->599>699>799 漲到目前899

核桃, 從299->399->499 漲到目前的599

是產地欠收? 還是關稅匯率?
2025-09-07 9:22 發佈
naposin wrote:
是產地欠收? 還是關稅匯率?

極端氣候

產量大減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巧克力全面都漲,應該是原物料漲,但我不知道漲這麼多耶,驚
naposin wrote:
好市多漲價


如果你夠仔細,你會發現

好市多很多商品,都是逐年漲價,它的會員通常也不會太在乎,顧客不減,生意還是很好!
naposin wrote:
巧克力, 從499->599>699>799 漲到目前899

核桃, 從299->399->499 漲到目前的599



巧克力主要是因氣候和病害問題歉收
巧克力在2022年時,期貨一頓約2500美金
去年底漲到最高峰,快接近13000美金,約5倍了
不過目前回落到7000左右
但和以往相比,仍是處在相對高點

而核桃是因產量減少(也是氣候問題)
還有需求增加,與生產成本上升導致價格上揚

其實,還有個食材,未來可能也會漲不少
那就是抹茶
日本也因為氣候因素,導致抹茶減產
但偏偏歐洲接受抹茶的程度在提升中,需求量增加
低階抹茶可能感受還沒那麼深
但高階的部分,台灣已有廠商貨源短缺,價格上漲了
因為你關注的都是農產品

像是橄欖油也是一樣

覺得貴 吃人工可可脂的就好了

人工再製的價格都很穩定
我不知道以前多少錢,但是好像每次買核桃都是五百多吧
可以不要去Costco買,美國通膨很兇,Costco就跟著漲。

像Costco松子就漲價又縮小重量,到傳統市場買划算很多,Costco早就不是價廉物美。

許多乾果是比較便宜,但品質也很差。最近有個網紅獨角獸怎麼叫就拿Costco來說台灣乾果太貴,這網紅應該很少吃乾果,我最近吃一陣子Costco乾果,不但難吃臉上還冒痘,後來這網紅底下讀者回應就說Costco乾果是油炸的不是乾烤,所以會含不良油脂,我才明白為何會冒痘,就不買了。

就獨角獸怎麼叫的說法,台灣核桃價格本來就特別貴,所以Costco應該只是順應台灣市場行情,沒有特別的原因。在台灣賣特別貴,理論上是有壟斷集團,細節我就不清楚。說不定就是獨角獸這個影片,讓Costco體會到他該漲價了。
COSTCO可以一直漲,漲到價格與外面市場價格差不多時,我就去外面買。

比如哈密瓜,價格與傳統市場差不多,可是COSTCO都叫工讀生管,傳統市場是專業小販管,這就差很多。

之前網路貼出一大堆荒唐的COSTCO西瓜爆炸事件,不要以為賣西瓜很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新創公司研發人工可可

2024-12-25
經濟日報/ 編譯
吳孟真
/綜合外電

受氣候和環境變遷的衝擊,可可豆種植日益困難,主要產區西非歉收也使供給短缺情況加劇,但全球巧克力需求卻有增無減。如今一些新創公司正設法研發人工可可或可可替代品,盼能提供解方。

彭博資訊報價顯示,可可豆期貨價格今年來已累計飆漲逾200%,18日更攀抵每公噸12,931美元的歷史新高。但今年產季可能連續第四年歉收,加劇供給短缺情形。

而據Statista報導,全球巧克力糖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2,385億美元。美國全國糖果協會也指出,光是在美國,去年巧克力糖的銷售就超過250億美元。

有鑒於此,一些公司正嘗試創造可滿足全球巧克力需求的新產品,包含在實驗室裡透過細胞培養(cell cultures)生產可可,或利用可可豆以外的原料,開發出巧克力的替代品。

加州植物細胞培養公司California Cultured便是這麼一家公司。該公司用六個月到三年的時間,培養可可豆細胞株,完成後只要將細胞放進加入糖水的容器中繁殖,大約一周就可收成。傳統栽種方式要六到八個月才能收成。執行長珀爾斯汀說,相較下,這個方法既省水,又省勞力。

珀爾斯汀接受CNBC科技網站The Edge訪問時表示,「我們是直接生產能變成巧克力的細胞組織」,「若客戶指定購買數十萬噸特定氣味的可可,只要放入正確的細胞株,幾天後便能交付大量的可可」。

珀爾斯汀認為,在不傷害環境或大幅提高成本的情況下,替代性的生產方法可能是提升可可豆供給的唯一方式。California Cultured的目標是與巧克力製造商共同創立品牌,並在2025或2026年將產品上市。首家合作品牌將是日本的明治(Meiji)。

精製可可與巧克力研究所(FCCI)執行總監馬婷表示,可可豆供給驟減,促使一些業者尋求能製造出巧克力味道的替代原料。德國公司Planet A Foods正是一例。該公司發言人卡荷說,Planet A Foods目前找到味道最好的替代原料,是燕麥和葵花籽的混合配方。

以色列公司Celleste Bio則是在室內繁殖用來製造可可粉和可可脂的可可豆細胞,目標是在幾年內生產可可豆。該公司共同創辦人沃蘋說,「目前我們只有一小塊地,但最終將有一個充滿生物反應器的農場」。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