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才發現每個朋友被打回原型的真面目

出社會之前

感覺每個朋友都差不多(生活的狀態、社會階級...等),因為大家都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活著

出社會後

除非父母神力的人,保護傘buff繼續常駐

不然大部分的人都被打回原型

為何我說被打回原型?


因為我發現每個朋友都漸漸的,變成我以前從他們口中聽說的他們父母的樣子

父母很負面的,他大概就會往那個負面走

父母很懶的,他大概就會往懶那面走

而且因為他們身處在那個環境裡面太久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自己其實不會特別有感覺、並不覺得自己跟別人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但是從旁觀者- 我的視角來看

他們真的....完完全全的就是被打回他們父母的形狀....


當然我說這些朋友是相對比較魯的朋友

你如果是混得還不錯的人,那就比較不會有繼承缺點的問題

因為那些人算是以比較成功的模式獨立了


看著以前學生時期的朋友一個一個露出原型

真的覺得還蠻感嘆的
2025-05-20 22:50 發佈
學生單純無啥利害關係,一出社會酒色財氣市儈立馬上身
peter4427 wrote:
出社會之前感...(恕刪)


也沒什麼

基因是個很利害的東西⋯

. wrote:
大學畢業後,才發現每個朋友被打回原型的真面目


以本魯而言
學生時期 愛看片撸🔫
當兵退伍 愛看片撸🔫
出社會後 愛看片撸🔫
結婚後 愛看片撸🔫
有小孩後 愛看片撸🔫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所以~沒有什麼 打回原型 的狀況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你以為在釀酒喔~ 始終如一... [笑]

2025-05-21 7:38
GD0836449

手有長繭嗎 +5

2025-05-21 11:24
嗯,家庭影響真的很大,
所以才要靠教育來打破階級複製。
可是,現在的多錢入學,
擴大教育資源壟斷,讓窮人翻身困難。
誰執政都一樣,窮人沒錢,就該死。
朱重八,
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
將相寧有種乎
簡單說就是"階級複製"

權力者的五術
既得利益者深知,若讓底層群眾覺醒並打破階級壁壘,原有的資源與權力將不保。因此,他們運用古老但有效的「馭民五術」,巧妙地鞏固階級結構:

「愚民」
用無聊娛樂、花邊新聞、短影音與低質資訊填滿民眾的注意力。讓人「忙於表象,遠離本質」,失去對結構性不公的反思能力。

「弱民」
削弱教育深度、限縮思辨空間,讓知識失去解放的力量。再輔以工時過長、薪資停滯,使人民疲於奔命,無暇顧及改革與參與公共事務。

「貧民」
高房價、低薪資、稅制偏斜,使人難以積累資本。窮人無法翻身,富人世代壟斷資源,階級複製於焉完成。

「疲民」
讓人民在制度下疲憊不堪,再用「小確幸」與「感恩惜福」等詞語進行精神安撫。美其名曰勵志,實則是安撫與馴化。

「辱民」
將貧窮、抗爭與失敗汙名化,讓被壓迫者自覺羞愧、相互貶抑,不團結也不敢吭聲。久而久之,壓迫變成「正常」,沉默變成「美德」。

這套術法,不用動刀兵,不必高壓統治,只需持續輸出「無感」與「內耗」,便能讓階級穩固如磐。
這,就是現代馭民之術在階級複製中的隱形運作。

==============================================
腦子洗不乾淨的就填滿,填不滿的就轉移焦點。
peter4427 wrote:
出社會之前感覺每個朋...(恕刪)


我們班上分A,B兩班,依照准考證號碼分配,所以A班多是家裡住台中以北的同學,B班則是南部同學居多.所謂受家庭影響而被打回原形,對這句話我倒是抱著保留的態度,我認為是居住區域影響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A班同學在商業活動繁盛的北部,所以一畢業多半是學以致用,投入產業,貿易公司,也有在股市裡成為要角的.而B班同學反而在公家單位,學校,或是銀行任職.四十幾年下來重聚,A班同學是愈發活潑熱情,而B班的同學卻是靦腆害羞依舊,就像在大學時代一般,改變不多..
peter4427
peter4427 樓主

你們60了?[囧][囧]

2025-05-21 19: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