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硅膠

為何明明是Silicon(矽裡啃)
硬要發烏龜的硅音?
共產黨的世界
實在難以理解!



還有殼
硬要發翹的音

實在是.....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2025-04-29 14: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矽膠
能溝通, 明白就好
那些只是名相, 代名詞
naposin wrote:
能溝通, 明白就好那...(恕刪)


明明就是音帶出字

為何要亂創造另一個字來用!

每次聽到硅膠
就想到忍者龜!

有夠好笑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硅是化學元素,矽的舊譯。
硅膠的用法,發思古之幽情,是很有品味的翻譯。

彼之良,水啦!
lawtaipei wrote:
硅是化學元素,矽的舊...(恕刪)


根據英文發音!
都知道
是矽

何必硬要轉另一個字!

共產黨就是匪類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之前有查過
印象中是因為中國口音的關係,
矽會與其他元素搞混,所以才改念龜兒子的硅
塔綠班比較匪類
土共早期多文盲
rim輪圈 說成 hub輪轂
輪轂 再改名為 旋轉体
金銀俊 wrote:
為何明明是S...(恕刪)


其實 硅 是日本人取的 從荷蘭語音譯

這個字源發生在更早之前


1837年,日本第一部西方化學譯著,宇田川榕庵的《舍密開宗》首先以「珪土」作為矽元素的名稱。該書術語譯自荷蘭語詞彙,當時荷蘭語矽的元素名為「keiaarde」,是「keisteen-


aarde」(燧石土)的縮略,日本就專門找了一個玉字旁的同音字「珪」來音譯「kei」。當時荷蘭語中的鎂、鋁、矽、鋇等元素都是以「-aarde」(土)結尾,因此日語也分別照譯成苦土、礬土、珪土、重土。後來日本摒棄了源自荷蘭語的「土」,改譯為「珪素」,在19世紀後期又出現了「硅素」的寫法,不過19世紀末日本規定以「珪素」為準。「珪/硅」進入中國是20世紀初,由於它屬於固態非金屬元素,所以中國採用了石字旁的寫法。


sroach

樓上一語戳中

2025-04-30 10:23
buzzbee

長知識了,一定要加分啦~~~~

2025-05-01 7:07
金銀俊 wrote:

明明就是音帶出字

為何要亂創造另一個字來用!

...(恕刪)


因為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英文

最早的日文也是從荷蘭語「keiaarde」音譯的

荷蘭語發音就是 硅 ⋯

另有一說是

硅 這個字最早的時候發音是ㄒ一

而不是像現在唸ㄍㄨㄟ

例如: 畦 ㄒ一

不過已不可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