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聽說電信詐欺又開始氾濫了,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手法,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覺。首先,假冒官方電話是最常見的方式,他們會說自己是銀行、警察或政府單位,要求你提供個人資訊或轉帳。其次,中獎诈欺也很普遍,接到這種電話時,千萬要冷靜,官方不會隨便打電話通知你中獎的。最後,就是網購诈欺,買東西時一定要選擇信譽好的賣家,不要輕易點選不明連結。記住,遇到任何可疑情況,第一時間找親朋好友確認或報警,保持冷靜最重要!
1. 假冒官方電話/簡訊:
手法: 詐騙集團會偽裝成銀行、電信公司、警察局、健保局、法院等機構,透過電話、簡訊甚至電子郵件聯繫受害者。他們可能會說你的帳戶有異常、涉及刑案、欠繳費用、中獎等,要求你提供個人資料(如身分證字號、銀行帳號、信用卡號碼)、操作ATM轉帳或點擊不明連結。
特徵:
來電號碼開頭可能是「+」號,代表國際來電,即使後面接著看似國內的號碼,也可能是經過竄改的。
語氣急迫,製造緊張氣氛,讓你沒有時間思考。
要求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或進行轉帳等敏感操作。
使用官方機構的名義,但說詞含糊不清或與事實不符。
應對:
接到可疑電話或簡訊,務必保持冷靜,不要輕易相信對方。
不要在電話中透露任何個人資料或進行轉帳。
主動透過官方管道(如銀行客服電話、警局報案電話)查證,確認對方身分。
謹記「不聽、不信、不回應」的原則。
2. 中獎詐欺:
手法: 詐騙集團會透過電話、簡訊、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等方式,通知你中了大獎,但需要先支付手續費、稅金或保證金才能領獎。
特徵:
獎品通常非常誘人,如汽車、現金、機票等。
要求先支付一筆費用才能領獎。
活動來源不明,沒有可信的官方資訊。
應對: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要貪圖不勞而獲的利益。
仔細查證活動的真實性,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中獎資訊。
任何要求先付費才能領獎的都可能是詐騙。
3. 網購詐欺:
手法:
假網拍/一頁式廣告: 在社群媒體或不明網站上看到低於市價許多的商品,點擊連結後進入只有單一頁面的網站,要求填寫個人資料和付款資訊。
解除分期付款設定: 詐騙集團假冒賣家或銀行客服,謊稱訂單設定錯誤導致重複扣款,要求你操作ATM或網路銀行進行「解除設定」。
釣魚連結: 收到假冒賣家寄送的簡訊或電子郵件,內含惡意連結,點擊後會連到假冒的購物網站,騙取你的帳號密碼或信用卡資訊。
特徵:
商品價格明顯低於市價。
網站資訊不完整或設計粗糙。
要求在非官方平台進行交易。
使用不安全的付款方式(如私下轉帳)。
應對:
選擇信譽良好的電商平台和賣家。
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或掃描QR Code。
不要在非官方平台進行交易。
使用安全的付款方式,如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
收到可疑的電話或簡訊,應立即向賣家或官方客服查證。
其他常見手法:
假冒親友借錢: 詐騙集團盜用親友的帳號或假冒其聲音,透過通訊軟體或電話向你借錢。
投資詐欺: 透過社群媒體、通訊軟體或投資說明會等方式,鼓吹你投資高回報的項目,但實際上是龐氏騙局或非法吸金。
AI變臉/變聲詐騙: 利用AI技術偽造親友的影像或聲音,進行視訊或語音通話詐騙。
總結:
面對日益猖獗的電信詐欺,我們必須提高警覺,謹記以下原則:
保持冷靜: 遇到任何可疑情況,先冷靜思考,不要慌張。
多方查證: 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資訊,應透過官方管道查證。
保護個資: 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資料,尤其是銀行帳號、密碼和信用卡資訊。
不貪不懼: 不要貪圖不勞而獲的利益,也不要因為恐懼而輕易聽信詐騙集團的話術。
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遇到任何疑似詐騙的情況,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希望以上資訊對您有所幫助。提醒您,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唯有隨時保持警惕,才能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財產安全。~by A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