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次照大腸鏡 2025年第二次照大腸鏡 時隔8年共5顆息肉
上次發文是 2016年 歡迎大家閱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5102992
我的飲食:一個月4~8次雞排 幾乎每個禮拜都吃一次
主要飲食 > 便當:無骨雞排
其他飲食:愛吃燒烤..特愛吃
症狀:大便變細 肚子燜 解完還有便感卻解不出來 等等
無痛~ 麻醉下去就睡著了
大腸鏡的醫生說 再晚個一年 應該就一期了 現在看起來是0期
一期或二期 可能就都要開刀切腸子了................
兩顆息肉傷口很大 所以自費900元 用止血夾夾住 = =
剛到家 終於可以吃飯吃東西了 嗚嗚 晚上吃瘦肉粥 餓三天了
醫生說 現在年輕人 20歲就開始有息肉了
我比較特別 這兩個 可能20歲出頭就長 現在 28歲 過了 8年差不多了就要變成癌症了
(更新 因為我發現2016年就切過 所以可能是新長的= =)
癌症後再過個 1~5年 就是1~4期的表現
第三 、 四期 就要登出人生了
0~2還有救
祝各位健康
1.■臨床目的施行之大腸鏡 □自費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署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2.大腸鏡伸入最深位置: ■盲腸 □末端迴腸□升結腸□肝彎□橫結腸□脾彎 □降結腸 □乙狀結腸□直腸□外科手術接接合處□肛門口 3.■檢查開始時間:1424 ■檢查達盲腸時間: 1429 ■檢查結束時間:1453 4.診斷:□正常■痔瘡□潰瘍性大腸炎■瘜肉□大腸癌 □其他 : 憩室 A.如有瘜肉,數目 2 顆,最大 0.7 公分,〈小數點ㄧ位〉 B.瘜肉切除□未切除□已完全切除□未全數切除,尚餘___顆■瘜肉未完整切除 C.有無檢體:□無檢體,■有檢體 5.清腸程度:□Excellent ■Good □ Fair □Poor 6.大腸鏡檢後併發症:■Nil □Significant bleeding □Perforation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 □其他 7.清腸用藥:■PEG-ELS類□Bowklean □Phosphosoda類 □Magnesium citrate類 □Castor oil□Dulcolax □Drinklear Powder □Evac enema Enema 8.清腸給藥時間: ■Split dose□Morning single dose □Evening single dose 9.Colonofibroscopic findings: Up to cecum, a 0.5cm elevated lesion was noted at 25cm from anal verge. Another 0.7cm elevated lesion was noted at 5cm from anal verge. Internal hemorrhoid was noted. 10.Diagnosis: 1.Colon polyp, tubulovillous adenoma, sigmoid, s/p cold snare polypectomy. (A) 2.Colon polyp, R/O NET, rectum, s/p cold snare polypectomy after bosmine injection. Wound was clamped by hemoclip (one shot) (B) 3.I...
以上的內容是有關大腸鏡檢查的報告,分為多個項目記錄檢查過程與結果,以下幫您逐項解釋:
1. 檢查目的
■臨床目的施行之大腸鏡
表示本次檢查是基於臨床目的進行,可能是因為症狀或異常檢查結果建議進行。
□自費健康檢查:未選,代表不是一般健康檢查用途。
□國民健康署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未選,表示不是因為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進行。
2. 大腸鏡伸入位置
■盲腸
鏡檢最深到達盲腸(大腸的起始部分,位於右下腹)。
3. 檢查時間
檢查開始時間:14:24
到達盲腸時間:14:29
檢查結束時間:14:53
→ 大腸鏡檢全程約 29 分鐘,從盲腸回撤過程花費了 24 分鐘,符合良好的檢查流程。
4. 診斷
■痔瘡:檢查發現內痔。
■瘜肉:發現有瘜肉,具體如下:
數目:2 顆
最大瘜肉:0.7 公分(屬於小型瘜肉)
瘜肉切除:未完全切除,尚餘部分未切除
有檢體採集,可能用於病理分析。
5. 清腸程度
■Good:腸道準備狀況良好,便於觀察和檢查。
6. 檢查後併發症
■Nil:沒有檢查後併發症,例如大出血、穿孔或心肺問題。
7. 清腸用藥
■PEG-ELS 類:清腸藥物使用聚乙二醇(PEG)類藥物。
給藥時間:Split dose
表示清腸藥分兩次服用(通常是前一晚和當天早晨),效果較佳。
9. 鏡檢所見
盲腸以內的檢查完成,找到以下病變:
距肛門 25 公分處:有一顆 0.5 公分 隆起性病灶。
距肛門 5 公分處:有一顆 0.7 公分 隆起性病灶。
內痔:檢查中觀察到內痔的存在。
10. 診斷
結腸瘜肉:結腸中的一顆瘜肉經冷圈套器切除,病理結果顯示為管狀絨毛狀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可能有癌變潛力)。
直腸瘜肉:另一顆瘜肉位於直腸,病理初步判斷為 NET(神經內分泌腫瘤),切除後採用止血夾處理傷口。
整體解釋
本次大腸鏡檢查到達盲腸,全程腸道準備良好,發現兩顆瘜肉,其中一顆在結腸,為有癌變風險的腺瘤;另一顆位於直腸,疑為 NET,已切除並採用止血夾夾合處理傷口。此檢查同時發現有內痔,建議根據病理結果進一步評估治療計畫。
若需進一步協助,請隨時告訴我!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