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因斯坦不肯發明原子彈日本帝國有沒有能力佔領地球?
一九四五年七月,曼哈坦計畫在起步約三年之後終於成功─原子彈造出來了。但是接下來的問題並沒有更容易:該不該將這些原子彈派上用場?那時納粹德軍已經敗亡,所以當初製造原子彈的假想目標已消失。不過日本還在負嵎頑抗,美軍傷亡仍大,尤其是美軍萬一不得不登陸日本本土的話;如果將原子彈轉用於日本說不定可以提前結束戰爭
愛因斯坦事後非常後悔這封信讓美國更早製作出原子彈,1947年他說「我要是知道德國研發不出原子彈,根本就不會簽名。」,對於促進美國核能武器研發計畫感到相當懊悔
731部隊是舊日本帝國陸軍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的通稱號。該單位由石井四郎所領導,因此也稱之為「石井部隊」[1]。「731部隊」同時也可以是指在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舊日本帝國陸軍於日本以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所有秘密軍事醫療部隊,也代指大日本帝國陸軍在占領滿洲(今中國東北)期間所做的生物戰和人體試驗研究[2],731部隊在侵略中國時被指犯下危害人類罪及戰爭罪[3]。
戰爭中後期日本就越來越扛不住美國那種物力壓死人的玩法
沒原子彈只是讓美軍必須要登陸日本本土,花費更多人力物力來徹底消滅日本人的抵抗意志
估計皇室也不會留下,戰後很可能因為日本被毀的徹底所以更容易赤化
第一个大理由,历史上没有原子弹,还有李梅烧烤。原子弹跟李梅烧烤的区别只是原子弹效果更快,更能无差别的杀死贵族。没有原子弹,美国继续用李梅烧烤和夺岛登陆无非多花时间罢了。而且如果美国以这种形式拿下日本,会让美国跟日本结下血海深仇,占领日本后,日本可没现在这么舒坦。
第二大理由,是结构性的,根本性的矛盾,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是纯消耗而无产出的生产形势会自我毁灭,而且日本的军国主义必然与美国帝国主义在亚洲的利益有根本上的冲突
下面还是回来历史上讲点具体的。
一,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是因为日本被美国禁止出口能源钢铁,而日本的战争机器全都建立在对美外贸上,军队的石油、钢铁全都需要进口
二,珍珠港偷袭成功了,但是效果没有达到
1,日本以为偷袭珍珠港,可以吓退美国,让美国屈服继续卖他能源钢铁,但是这很想当然。
2,日本以为偷袭珍珠港可以全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让美国在很长时间失去对太平洋的控制,实际上,没有做到。而且美国的造船业,就算太平洋舰队全灭,也可以很快恢复
三,那有人说,美国为何禁运日本。不禁运,日本不就不会偷袭美国,日本就不会跟美国打起来了吗,那美国不下场,日本不就能继续在亚洲作威作福了吗?
也不行。因为
美国在二战时期对日本禁运石油的行动始于1941年7月28日。这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财产和实行石油禁运。这一措施是为了回应日本军队进入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法国印度支那(现在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行为。随后,英国和荷兰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切断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这一系列禁运行动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扩张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导致了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欧美国家对日本禁运就是因为日本占领欧美的殖民地。
四,有人又说了。那日本为啥这么蠢,去刺激欧美,不去占领东南亚不就好了吗?
不占领可不行,一战后,全世界出现了经济大萧条,这也影响了日本。日本是最弱的帝国主义,受到的冲击巨大,许多失地农民刚转化成工人就迎来了失业潮,他们也回不去农村因为没有地。巨量的青年失业人口就是巨大的社会隐患,随时会爆炸。日本当时的措施就是,男的进军队,女的去东南亚卖淫。但是军队如果不打仗,那么就是一个纯消耗的地方,并且士兵没有任何进步的空间。所以军队来越来希望沿着前辈占领朝鲜、打赢日清占领的路径继续向外扩展。而当时的日本上层人士也不愿意动自己的蛋糕,进行实际的改革。所以就让军队这么一路狂奔,整个社会越来越军国主义化。日本当时整个国家经过226等事件,整个国家已经被军国主义绑架。天皇虽然依旧吃香喝辣,平民依旧挨饿,但是机器狂奔以来,哪怕是天皇也阻止不了了,他想阻止,就会引火烧身,平民会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上层人士在奴役它们,一旦发现这个根本性的答案,这些上层人士就挂路灯了,所以这些上流人士不会有任何改变,由着机器狂奔,起码现在还能继续的吃香喝辣。
但是战争是一种只有破坏没有产出的东西,想要让侵华战争获得收益,就得像占领朝鲜、日清甲午战争一样,迅速结束,签订一个赔偿条约。
但是当时的中国已经经由二次革命,变成了一个意识形态上统一的国家。蒋介石能坐稳总统宝座,而其他军阀没有明着反对,就是因为二次革命后,大家都承认自己是在同一个国家。但反过来讲,蒋介石也面对着共产党以及阎锡山等等众多军阀的挑战。蒋介石必须拿着合法性,所以他绝对无法对日本承认战败。
如果他承认了,第二天,国内其他势力就会跳出来把他拉下去生吞活剥。
历史上也是这样,日本以为突袭占领北京、南京两个中国传统首府,就可以结束战争,但意外的是蒋介石政府坚持下来了。
战争从短期变成了长期。在占领区,以为战争的侵略性质,导致日本对占领区人民的严重侵害,这又导致占领区中国人自发的发起反抗。共产党当时有日本占领区有什么游击队、地下党,甚至后期还有军队。那不是因为共产党厉害,而是人民有这种需要。共产党把顺应这种需要,出来当了个带头大哥。
这就导致日本无法在占领区进行生产。整个战争是一个赔本买卖。这么赔下去,日本才头铁的想另开一个赌局也就是占领南亚,因为南亚有石油、橡胶等战争资源,占领后就不用高价找美国买。战争还可以继续。
五,有人又说,关键好像在占领区没法产出,那么日本跟中国人好好合作,多多建设不就好了?
这就是日本当时流行的一种诈骗式宣传,“东亚共荣圈”
但实际上不行,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是穷逼帝国主义。他压根没有钱去投资广大中国占领区。就算有钱了,资本主义的经典困局就是,投资了生产线,商品也生产出来了,谁来消费?卖给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可是个被剥削了100年的穷国家,人民没钱。那么,卖给日本人平民?
日本的老爷们:“花白白的银子,分给穷人,造孽!”
老爷们肯给蛋糕分给日本平民,那就没有226、关东军独走等军国主义狂奔的事了。日本平民压根也没有钱去消费。
所以二战日本的一切问题都回到了最根本上,那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矛盾——消费端与生产端的不匹配。二战德国发动战争也是因为同一个原因。
最后的结果
一,去产能。但是去产能,大家都失业,大家都惨。那么,有一个办法。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帝国主义——砸烂我们自己的机器,不如砸烂其他国家的。
一,要么商品白送,要么起同等效果的就是给没消费能力的人白送钱,让他去消费。这个是二战后,所有欧美国家的一致选择。代表性是就是凯恩斯主义,你们平民没钱消费,我政府来消费。还有就是现代货币理论,也就是美国现在在干的无锚印钞。我把钞票疯狂印出来,你们拿去花。我再用高利率把钱回收进来,让钱不至于变白纸。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为了支付利息,越来越高的政府开支。目前来看,美国政府不用说还美债了,连美债的利息他都换还不起了。美元早就和黄金脱钩,这只是一张白纸。
那么最后会怎么样,又怎么办呢
凯恩斯当初回答过这个问题:“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换句话说就是,有酒今朝醉,以后我也不知道!
當初蘇聯的計畫是要直接空投炸彈到富士山口的
那個下去後果更是不可估計
二戰蘇聯曾制定恐怖計劃 若實施成功日本將永遠從地球消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