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月費制的東西使用得少會覺得怪怪的嗎

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物盡其用的人
大部情況我秉持著花了錢繳了費就該使用
例如說自己有訂閱財經會員
一個月要一千二 當然要多觀看付費影片

還有像是影集會員也是一個月一兩百塊
為了改善身體健康也有固定去WG運動
月費大概接近 一千塊 總覺得至少要去個8-10次才划算
但有時候總會有比較忙碌的時候
例如這兩個月家裡事情特別多
我影付費會員影片一堆沒看
健身房一個月去不到5~6次
心理就會覺得不踏實 好像有些錢被浪費了
雖然覺得去個6次平均150/次 也還算合理價
總覺得會怪怪的 會有種想在未來報復性彌補的fu
例如可能下下個月有空就多跑幾次健身房之類
多看一點影片之類
但近期也真的沒有多餘時間
好奇想問 有人會有這種奇怪心態麼
2024-09-24 21: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月費制 東西
月費制 健保
錢曼尼 wrote:
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物盡...(恕刪)

這是土豪的心態,妥妥的有錢人
原來財經會員要1200呀,之前朋友也有介紹,我都沒訂XD
WG的話,一兩個月少去還能接受啦,長期月費便宜就好了
以後每週固定去兩次,讓自己身體健康就不錯了^^
至於影集的月費,我以前會訂很多平台,後來現在也改成一個了
如果要更省可以跟其他人一起買家庭方案,長期觀察下來頻率不高再退即可~
你健保也是月費制的阿
你要怎麼用到飽?多數人都是虧
而且看小病都快直逼自費
現在部分負擔越來越高了我拿處方箋的現在的看一次也比以前貴一倍多
手機月費制也不划算,所以我改預付卡
九世魯宅

政府挖馬路花錢不手軟...我家這沒幾個月,同樣的地方一直挖....挖好一個洞,整段路重舖, 下次再挖, 又整段路重舖.....

2024-09-25 11:08
saber768

你說的都是小兒科,現在官員政客都已經把國家機器當成賺錢機器,利用法規每年多收好幾千億再合法洗錢到他們的私人帳戶

2024-09-28 10:42
錢曼尼 wrote:
好奇想問 有人會有這種奇怪心態麼



卡內基梅隆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奧利沃拉(Christopher Olivola)說:「沉沒成本效應是一種普遍傾向,指人持續努力做一件事、進行消費或追求一個選項,因為他們已經投資了時間、金錢或部分資源在裡面。」

「這種效應成了謬誤,因為它逼得你去做讓你不快樂或不值得的事。

=========

我自己是覺得
在健身上可以利用這種“謬誤”心態
買好鞋、好裝備、加會員...
讓自己覺得不去動一動就浪費

但看影片就不要覺得多看多賺
畢竟看爛片只是浪費更寶貴時間
狗狗肉也是
一個月要繳三百多塊...
我機車加油一次一百多塊可以騎2-3個月
hchou38

Gogoro哪有計次方案,只有租電動機車才有計次方案吧?

2024-09-25 17:24
pc8801

我說的計次是交換電池的次數

2024-09-29 10:23
好比月費制遊戲你沒有全天24小上線就虧了的概念

然後我就想到當初天二那一堆大陸打錢工都真的是同一個帳號24小時排班


又好比1280你包下去難道每天從早到晚的坐不停不然就虧了?

有沒有那麼閒啊?
所以這個模式意外的很合理阿
次數多了平攤開來才會便宜,但是要平攤多少次才能真的到"便宜"的地步?

而且還會讓你產生一種"不多用就虧了"的感覺,用的更多、反而養成習慣使用這個產品/服務,要你往後也繼續掏錢也更容易
用的少覺得怪的時候我會直接砍掉這筆花費
因為那表示你所獲得的體驗其實不如預期

覺得一定要用到什麼地步才賺
另一方面來講不就是被這東西綁架了?想方設法的要證明/說服自己這花費值得?
到了這種地步這個東西就已經不是你所需要的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