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淹水新聞,已成定律:官員視察,記者冒雨採訪,主播語氣高亢忙碌,不過我有種感覺~見獵心喜。看的大家眼花潦亂,但問題的徵與結點呢?「生」、「態」保育。過兩天,這個新聞會消失被淡忘,電視台有其他的新聞(獵物)出現,下次大洪水再來時,記得關掉電視。
大家回想一下,你住的地方20年前會淹水嗎?淹水是正常自然現象嗎?若不是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幾年一直在討論環境變遷,大家看了一定都心有戚戚焉,但自己能做什麼?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念以及自己的反思。
一、對生命、自然的態度
1.尊重生命
假想一下,你坐在公園的板凳上,有幾隻黑螞蟻爬上你的褲子,你會如何對待他們?根據我的觀察,不少人包含以前的我會把他們不費吹灰之力揉死。我們會這麼做,也是小時候學大人的,所以現在我都會教小孩費吹灰之力把他們吹走,並告訴小孩,他是一隻有生命的螞蟻,跟我們一樣有親人,會痛會怕,而他只是在野外活動著,一點也沒侵犯到我們,也可能是我們侵犯到他們了。
★要殺死小動物易如反掌,但這樣做的意義在哪?
把很多動物關在柵欄裡,然後讓人在柵欄外品頭論足,並告訴人要愛護動物,在我看來是「人類真偉大」。動物園的目的是什麼?(1)育:認識生物進而愛護他們(2)樂:這個就~,不知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去木柵時會同情動物們,很多動物的樣子看起來一點也不快樂。我覺得動物園的形式跟馬戲團沒兩樣,要就野生動物園。
★要了解他們,地球和動物頻道很夠了。
2.崇尚自然
家裡附近在開挖魚塭,看著兩台怪手轟隆隆轉個不停,真感佩機器的神力,它挖一手,不知可抵的上幾個人力。也許要幾十人做幾十天的工作,怪手一天就完成了。近2百年工業發達後,產生「人定勝天」的觀念,真的是這樣嗎?人是宇宙之神,自然之主嗎?以「人」為中心還是「生態」為中心?要「征服自然」還是「順應自然」!
二、地球是活的
地球是活生生的實体,會自己調整,有反應,這個觀念或許很多人都有,但忽略他的「承載量、容忍力」,水災也不過是地球的反應(用「反撲」這種用詞又是以人為中心的思考,講的是自然的錯,而不是人的造業)而已,給他亂砍亂挖亂燒亂搞,他當然會打噴嚏、流鼻水,人類何必大驚小怪。最近媒體又一直在討論「治」水,嘿,偉大的人類又來了,「治」它,好像地球不乖,要好好整治他。
如果自然現象(以人類而言是天然災害)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根本不值得同情。我生長在南部一個很鄉下的海邊,對於下面的事我最了解不過了。住西部沿海的人,無敵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地面都比海面和河面低了。雨下的大一點根本來不及排水就淹水了(試想你住在窪地,下雨了水會往哪流),颱風天河水暴漲擔心河堤會不會塌,海堤若潰了怎辦,後果不敢想像。然後官員來了,心裡怎敢講:都是你們自己造成的!就只能把排水溝做大一點,抽水站做大一點,我住的地方,溪流的出海口很多時候都要關起來的,真是夠諷刺的了,跟人的尿道還真像,平常要綁起來,因為怕外面的水灌進來,只有要排尿的時候才打開。
住山上的人,無敵超種蔬果,林木該有的涵養水分的功能沒了,~唏哩唏哩嘩啦嘩啦雨下來了,我的爸爸開著直升機來接我~,因為河川暴流,甚至土石流,道路柔腸寸斷(主播最愛用語之一)。怪手趕快挖,卡車快載,一下又修好了,但下次呢?堤防再高再厚,都抵不過柔軟的水的!
金可伐木,木可涵土,土可擋水,水可滅火,火可熔金,相生相剋自成平衡,自然的方法就用自然的方法解決,順應自然才是正道。
三、水
小時候教科書上都說北極的冰山幾十年後會溶化,海平面會上升幾公尺,去年,高爾的片子很出名,上個月,電視說北極熊的家快沒了,早就溶化很多了,但海平面有上升嗎?沿海的城市有不見嗎?科學有很多也是好小的,我用我平凡的腦子想,反而認為氣溫上升,大氣中會吸收更多水蒸氣,所以降雨更兇猛了。
水有一定的循環:海→蒸發→雨→降到森林、土壤、地下水→河→海,經過長久的平衡,自有它的路徑與季節,從中去改變它其它地方一家也會變,有偉大到能想到所有連動嗎?森林砍了,水流到海的時間變短了,速度和瞬間流量變大了,加上河道不夠大,很難不淹水!
還有一個隱形的水問題→水污染,這200年,多少本來不存在自然界的東西,被製造出來,然後溶在大家看不見的水裡去了。
給大家出個問題,水壩會導致哪些問題?
四、土
現在土地開發的觀念不少人還是舊思維→統統砍掉,填平,舖上水泥、柏油。土地是地球的皮膚,有毛孔會呼吸。看看城市裡的小孩,有多少機會用腳皮去碰觸到土壤,很多媽媽可能還嫌髒呢!說實話,我自己也很久沒碰到土壤了,都已經不再迷惑:脫掉鞋子,踩到的是水泥還是土地,哪一個才是最初。不過,我在公園裡,想到就會脫掉鞋子,光著腳Y,有的小朋友會學我,有些媽媽就會制止:不可以,髒髒!只有人是乾淨的,萬物都是髒髒的?
多留一些土壤吧,別再看它們不順眼了,總有比舖上水泥還要好的方式!
五、木
講到土壤,就會扯到樹。我常去高雄的光榮碼頭,那裡上午8點到下午4點是不太有人會去的,整片水泥地,光看就夠熱的了。只有一顆小榕樹,哪天哪位舊思維的官員應該會再把它砍了。不能綠化一下嗎?
想像一下,站在一大片水泥地和一大片草地和一大片樹林間,哪個比較舒服,但為什麼很簡單的道理不去做,一勞永逸吧我想,舖上水泥,從此幾百年也不用整理多好。
我鄉下老家門前還有片草皮,種了不少樹,像這種78月熱死人的天,站在樹下吹風就讓人舒服到想睡了,我現在則躲在家裡打電腦,熱的半死,為了省那電費外加環保,冷氣不敢開。
我好像一直到大學家裡才有冷氣吹,在這之前,我只在商店裡吹過,可是以前也從沒說熱到要命的感覺。現在,一堆冷氣加汽車的冷氣,把熱氣排出來,變成在城裡,熱到不行,根本不吹冷氣不行的地步,但越多人吹,外面就越不能待。
把樹種回來,窗戶就能打開,讓風吹進來,世界多美好!
五、人是地球的病毒
這論調應該不少人聽過,病毒是毀滅性的物種,很少生物是這樣的,強如獅子,也無法把所有的牛羚幹掉。人沒天敵,它的演化動力是盡情的享樂(講難聽一點就是爽),跑不夠要飛,飽不夠要山珍海味,車子能開就好不夠要大,身体不舒服讓他自然好就好不夠要去看醫生吃藥,很多事物膨脹、放大、極致,整個發展就是在毀滅地球,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知道但做不到,當然最後自己也會玩完。
物極必反!
問題一,為什麼會淹水?為什麼會這樣呢?
好問題
為什麼在沒有開發的地方,你去看河道永遠是彎彎曲曲的?
彎曲的河道和直線的河道差異在那裡?
最大的問題出在水的容積變少了
一條彎彎曲曲的河,他吃下來的水量大概是線型河道的兩倍以上
最明顯的例子,台北的基隆河截彎取直,那根本就是為了那麼一大片的新建地,強硬的讓河道消失
兩倍的水減少了緩衝及容積,那水不淹起來才怪
加上本來應該歪歪區區河道緩衝水量以及水行進的速度,現在一路直線下來,水量當然瞬間超大
那怎麼辦呢?
以台北市為例子,去看沿河道蓋起來的100年防洪牆就是他們推論出來的結果
那個就是腦袋中老是以人定勝天的思考做出來的產物,接下來就是泥沙淤積,堤防越做越高,終究會像黃河一樣的結果
另一個例子叫做中橫
大自然是很奧妙的,他會找出最佳的解決方式
只是人的腦袋常常會忽略這種最佳解決方式
第二個問題,尊重生命
我是最討厭動物園這種設施的人之一
你沒事把一個動物從他居住的地方遷移到陌生的環境,然後創造一個模擬的環境給他,或者強制以人工生育的方式去讓他繁殖
這個作法就像是把兩個人類丟到北極,關在玻璃屋裡面給動物看一樣,那就不是你該居住的環境,你的演化不是為了在那種環境下生存的
最明顯的例子,中國貓熊
這種生物很明顯的只有在他的環境裡面可以很快樂的居住,你硬是要他去住到熱的要命或冷的要命的地方
他的同類已經少的可憐,卻要把他們通通拆散往國外送,直到老死
我不懂為什麼自以為高等的動物要這樣對待其他動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