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給了我不少深刻的思考。許多人看完這部劇後,都在問:「何瑞之到底愛不愛簡慶芬?」答案並不明確,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部劇深刻揭示了大人之間戀愛的複雜性,以及恩情與愛情的區別。以下是我從劇中學到的三件事: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1. 恩情 ≠ 愛情

在劇中,何瑞之與簡慶芬的關係主要是基於恩情而非愛情。雖然何瑞之對簡慶芬有著「家人」的關愛,但這種關愛更多的是責任和依賴,而非真正的愛情。第八集大結局時,簡慶芬與Rebecca分別提到她們最討厭聽到何瑞之講的話:

○ 簡慶芬說:「我最討厭他跟我說謝謝。」
○ Rebecca則說:「我最討厭聽到他說,一定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這兩句話揭示了恩情與愛情的不同。簡慶芬對何瑞之的「謝謝」感到刺耳,因為這聽起來像是一種交換,一種推託,而非真摯的情感。相比之下,Rebecca對何瑞之說的「一定有方法可以解決的」感到不滿,因為這句話像是一種安撫,卻無法滿足她對愛情的渴望。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2. 好爸爸與好老公的界限

何瑞之雖然是一個盡職盡責的父親,但在婚姻中卻顯得力不從心。劇中的一幕揭示了他在婚姻中的問題:當簡慶芬在浴室受挫,何瑞之推開她,說:「等下被布布(兒子)聽到啦。」並加碼一句:「簡慶芬妳有病喔,去看醫生啦。」這一幕讓人感受到何瑞之對簡慶芬的冷漠。

朋友看到這一幕後激動地喊道:「快給我去抱她!」這時我突然理解了何瑞之的沉默。他的善良表現在對兒子的關愛和對家庭的付出,但這些特質並不能自動轉化為對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何瑞之的善良和冷漠並非單純的性格問題,而是他自身經歷和成長背景的結果。他在面對親密關係的衝突時,顯得無能為力,這讓他在簡慶芬和Rebecca之間的角色定位變得更加模糊。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3. 大人的戀愛與多重角色

大人的戀愛很複雜,因為我們需要兼顧事業、家庭、責任等多個角色。劇中角色們常常在切換角色時感到疲憊和迷茫。例如,簡慶芬在與何瑞之的關係中,感受到的是責任和依賴,而非真正的愛情。她的內心掙扎反映了大人之間戀愛的複雜性。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當簡慶芬被推出浴室時,她心中那種對愛情的渴望與現實的落差形成了強烈對比。真正的愛情,或許是在繁雜的生活中找到一個能夠讓我們放下防備、做回自我的地方。劇中的角色們在努力平衡角色時,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內心需要。

《不夠善良的我們》:三個殘酷真相揭示大人戀愛中的恩情與愛情的界限

《不夠善良的我們》讓我們看到,大人的戀愛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還涉及到角色扮演、責任感以及個人成長的多重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了解自己,找到內心的小孩,或許才能在大人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2024-08-18 19:49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