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講是事後諸葛,這在三十年前的社會氛圍下,誰知道呢?在三十年前泡沫經濟的時代,開Cefiro,一天飯局從早吃到消夜,身上四、五支BB.call叫個不停,吃飯時一句對不起先離席打個電話,結帳時皮夾一整排信用卡,自我介紹時名片一整排頭銜,才是成功富有的象徵,人手一支勞力士,炫富代表能力與信用。當時流行一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每天閒賦在家,打電玩看動漫,不生不養是會被社會霸凌看不起的,這些躺平在家吃炸雞喝可樂的族群,也是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之下,苦熬了三十年,直到現在海水退了才證明了自己。
有個心理學名詞叫隧道效應形容窮人就像困在在隧道中的人只盯著遠處前方那點亮光一直掙扎向前只求脫離困境失去理智思考與環境觀察能力只為求那點渺茫的希望理財版中就有一個範例版友的勸說也不起作用總想一夜致富的美夢結果就是又窮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