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到西元2000年左右時,行動電話從黑金剛演變成可以放進口袋的迷你手機,此時手機的功能就是輕巧好攜帶方便隨時隨地講電話
而當時的數位相機,都有個凸出的鏡頭,鏡頭就是相機最複雜的配備,一台簡單的傻瓜相機的體積都比手機大,更不用說專業單眼了
當時的理念是:手機=越小越好,相機=另一種專門用來拍照的電器。把手機加入相機,只是一個畫質極差、徒增成本、浪費空間、浪費電池續航的雞肋功能,大家出去玩還是會帶台傻瓜相機
結果哀鳳4橫空出世之後,畫素提升到500萬,隔年的4s更提升到800萬 + 1080p full HD錄影,反而很多傻瓜相機還在720p HD,因而幾乎被淘汰,大家出遊都只用手機拍照了
當初第一個想到把相機做進手機的人還真厲害,一個看似無用又徒增成本的想法,竟然改變一切,現代人要照相第一個想到的是手機而不是相機了
只是當年有凸出鏡頭的傻瓜相機都具備拉遠拉近的光學變焦功能,現在大多數手機只能數位變焦,其實就是拍好後再放大的效果,無法實質光學拉遠拉近(或是頂多3倍、10倍等等,而傻瓜相機能輕鬆做到30倍望遠),這點可能很少人了解背後原理,以為在手機上放大就是在拉近了
很多年以前PDA曾經想要變成行動辦公室來改變人的使用模式,但是受限於當時軟硬體的規格及環境,搞了快20幾年最後黯然消失。結果後來PDA的概念發展成智慧型手機之後,手機軟硬體的發展突飛猛進,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已經遠遠超出當初PDA規劃的理想。
至於拍照,iPhone 4s的畫質並沒有贏過DC,把照片在電腦螢幕中一起放大到100%以上就看得出差異。很多人會認為iPhone 4s的畫質贏過DC,就只是因為iPhone 4s的螢幕比較大解析度又比較高,跟DC那片小又解析度爛的液晶螢幕看起來造成的差異而已。
iPhone 4s不管是鏡頭還是感光元件,尺寸都遠小於DC,光學上的差異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後來的智慧型手機在主打拍照時才一直致力於自動修圖、AI修圖這些功能,讓照片看起來比相機拍得更漂亮。
現在幾乎是每個人都有一支拍照功能還不錯的智慧型手機,有些人一直在講某支手機拍的照片超越單眼相機。但是實際上一直以來有一些單反、無反相機都熱賣到缺貨,不用手機拍卻去買比手機價格高數倍的相機來用,這些人又不是錢太多的笨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