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維生的算殺業
但有的人命格關係可從事此行業
不算犯戒
但如無此命格卻從事此行業呢!?
同理
幫別人算命呢?
ftyuiop wrote:
殺豬維生的算殺業
但有的人命格關係可從事此行業
不算犯戒
但如無此命格卻從事此行業呢!?
殺就是殺
沒有不犯戒的
沒有生命,活該被殺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向他請願。
皈依三寶之後的阿闍世王,痛改前非,遵循佛陀的教誨,推行德政,很受人民的愛戴。於是,阿闍世王接見了這位屠夫,問道:「你來見我有什麼願望?」
屠夫回答:「希望大王答應在節慶的時候,能宰殺牲畜,以為慶祝;並請大王恩賜,讓我來執行這項工作,我會盡我所能來完成的。」
阿闍世王覺得很奇怪,問:「一般人對於屠宰的工作避之唯恐不及,為什麼你反而喜好這個職業?」
屠夫回答:「大王,您有所不知。多生以前,我是一個非常貧窮的人,以殺羊為業,因為這個緣故,死後得生天上,享有比四天王還要殊勝的福報。天福享盡,又投胎於人中,還是以屠羊為業,所以命終之後,又生為天人。就這樣往返天上、人間六次,六世之中都以屠羊為業,而且遍生天上六層天,享盡無量的福報。因為這個緣故,今日我才來求見大王,希望大王能答應我的請求。」
阿闍世王懷疑地問:「如果真像你講的,是過去多生之前的事,你又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屠夫說:「這也是福報之一,我有宿命通,能夠知道過去生的事情。」
聽了屠夫的話,阿闍世王更加懷疑了,認為這個屠夫所說的是謊言。他想:「這個屠夫看起來很普通,一點兒也不像修行人,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宿命通呢?」因此阿闍世王向佛陀請示,並將他的疑問告訴佛陀。
佛陀慈悲地說:「阿闍世王啊!那位屠夫並沒有說謊,只是他不知道全部的事實。」於是世尊娓娓道出屠夫過去的因緣。
原來久遠劫前,屠夫曾生於一位辟支佛住世之時,屠夫看到辟支佛的相好莊嚴,非常歡喜,所以專注地瞻仰,身心感到無比輕安。由於這念善心,不僅感得生六天的殊勝果報,而且有宿命神通,能夠知道自己這六世當中的因緣;但他並不知道第七生以後的因緣,所以才誤認為殺羊是生天的因。
世尊告訴阿闍世王:「屠夫生為天人,是因為過去福德果熟,所以得生天上;屠羊所造的殺業,惡果未熟,所以尚未受報。等到這一生結束之後,果報享盡,還是要墮入地獄,受殺生之罪;地獄罪苦受盡以後,還要轉生為羊,一一償還所欠的宿債啊。」
典故摘自:《眾經撰雜譬喻‧卷下》
省思
一般人對於神通總感到好奇與羨慕,然而,「神通敵不過業力」,若是執著神通,反而可能成為障道因緣。因此在《四十二章經》中,弟子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陀首先回答的不是宿命,而是「淨心守志,可會志道。」然後才說「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以清淨心,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才是根本。
《佛遺教經》中也有這麼一段話:「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否則,像故事中的屠夫,因為神通錯因倒果,誤以為屠羊是生天的因,殊不知神通有限,無法了知全部的因緣,而屠羊所造的惡業,正如影隨形,將當受報。所以不僅修行如此,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也是如此,必須看清事情的本質,堅持正念,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而違背良知,到最後後悔莫及。
我年輕的時候無知,喜歡打獵,所以造的殺業很重。抗戰期間,跟日本人打仗,我父親是個軍官,而且他是個軍械官,他所管的就是這些武器彈藥,所以槍枝使用就非常方便。
我記得在那個時候,我們家裡頭長槍、短槍總共好像有八枝,子彈很多,所以我父親天天出去打獵。他起得很早,天還沒亮就起來了,把我們也叫起來,跟他一起去打獵,每一天都有獵物帶回來。
那一段日子生活很辛苦,但我們家裡天天有肉吃。我們打鳥、射殺野獸,我們也用黃色炸藥去炸魚。我那個時候跟父親打了三年獵,不出去打獵也練射擊,所以我年輕的時候槍法非常好。這個三年,我殺害的眾生很多!
打獵,結的冤仇就多了,所以這一生,生活非常之苦!我跟家人不能團聚,我相信是業報;我殺生,叫鳥獸一家不能團圓,我應當受這個果報。學佛之後,才真正知道懺悔。所以我一接觸佛法,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就吃素食、放生、布施醫藥,贖我過去的罪過。
我父親四十五歲過世,過世那個樣子,那種殺業的果報,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他為人很善良,待人很好,但是殺生,待動物就不好;對人好,對動物不好。我親眼看到殺生的果報,那個非常痛苦!
他生病,那個病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發瘋”,外國人叫“神經病”。他瘋狂,看到水,就往水裡面跳,殺魚殺得多;看到山,就往山上跑,殺野獸殺得多。受了將近半年的折磨,他走了,這給我很深很深的印象!
從此之後,我再不去碰槍枝,我明白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父親給我示現的,是殺生的果報,叫現世報。果報在三途!
非常可惜!我們接觸佛法的時間太晚,我是二十六歲才接觸,如果能夠提前十年,這些罪業就不會造了。
南無阿彌陀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