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客家人已經逐年「去客家化」

客家人已經逐年「去客家化」了。
1980以後出生的客家小孩,
(如今45歲以下的人)
如果,並不是在「客家社區」長大,
而是在都市小家庭中長大,
家族親戚只有過年才見面一下,
這樣的「客家中生代」,
他們出門在外,不講客家話,
他們在家中,也不用客家話談事情,
更是完全不會想去「教小孩客家話」
(他們覺得有時間不如陪小孩練英語會更有競爭力)
基本上不管家內、家外也全是用國語、英語來溝通了。
這除了「網路強化、傳統弱化」時代大勢所趨之外,
近40多年的客家年輕人的「心理轉折」,
我認為才是關鍵!!
他們「不想活成長輩的樣子」
「不想模仿長輩的談吐、思想」
他們不想活成「長輩逼我們活成的樣子」
「想學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
他們「想學外國人的思考方式」
「想探索其他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他們「不想承襲不肖長輩賊頭賊腦、佔人便宜的文化傳統思想」⋯⋯
「不想要客家標籤枷鎖」
尤其是,
如果,
他們曾經受過客家親戚的詐騙,
或者是有過來自於客家親戚壓迫的屈辱經驗,
這些「心理受過創傷」的新一輩客家人,
他們的內心確定是「不可能去喜歡自己的客家文化傳統」了!
這些可能曾受過「心理創傷」的新一輩客家人,內心只想當「非客家人」了。
他們一心就只想「擺脫客家文化」了。
他們自己不再説客語,
也避免教小孩學客語,
他們在外隱瞞自己的出身籍貫,
以免被發現是客家人。
他們自己與客家社群保持距離,
也避免子女接觸客家社群。
他們認真的出錢支持子女移民美國加拿大。
他們一心只想擺脫「客家包袱」,
一心只想成為「世界公民」。
⋯⋯⋯
如果這個時候有「白目的長輩」跳出來痛斥責他們數典忘祖、目無傳統⋯⋯
恐怕只會把新一輩的客家人逼推得更遠更遠,迫使他們更不想當客家人而已了。
以大台北為例,
客家人正在台北社會上「自我隱形中」,
客家人正在自動自發性「去客家化」,
客家人愈來愈不喜歡當客家人,
客家人愈來愈自我改造,
客家人愈來愈隱形,
大家發現了嗎?
2024-03-20 0: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客家人 客家化
被閩南人排擠的客家人才慘吧
客家人有自己的文化跟閩南人是不一樣的
https://ace0156.pixnet.net
客家庄那是幾百年前移民時代下的產物,同個族群的人移居到台灣必須要住在一起結成村莊來保護自己,才會整個村莊都是客家人。
現在的客家庄早就一堆其他族群的人遷住了,哪還是以前的客家庄。
東南亞的華人講客家話的人數比台灣還多,就算台灣的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客家話也不會從地球上消失。
選舉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文化,女人不能和男人同桌吃飯

2024-03-20 7:57
ruffian0418

身為客家人,週遭也都有許多客家朋友,從沒聽過女人不能和男人同桌吃飯這種鬼話,請不要造謠污衊客家文化

2024-03-21 5:18
文化是會改變的,古中原文化早就不存在了,客家,閩南文化也會慢慢消失跟人的生命一樣。
stevechang

消失就是不被需要,當然,我支持用外力來保護,能留多少算多少

2024-03-20 12:04
haiyuanliu12 wrote:
客家人已經逐年「去客...(恕刪)


閩南語發揚光大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讓所有人講閩南語
其他少數族群語言不重要.
wow-ouch

說閩南語的也快變少數族群了,到時你也會說閩南語不重要嗎?

2024-03-20 16:03
xattacker

閩南語在台灣仍然是強勢語言,去傳統市場走一遍就知道

2024-04-07 22:26
現在小孩會講台語的也不多阿
正常現象,用的少慢慢就沒人會講了
現在新加坡小孩華語能力也變差了,都講英文
我本身是客家人,但我覺的是環境的因素比較多,一個語言要多去運用才會熟練,如果沒這環境,就算在客家莊長大的小孩(鄉下),小孩也不會說客語,我每個月都會回鄉下,很多小孩也是不怎麼會說客語。

我退伍後就上來雙北工作到現在,婚後也定居新北30多年,小孩也是2005出生的,我在家也是跟小孩用客語交談(我老婆也是客家人),我家小孩客語也是說的呱呱叫,英文高中就通過中高級檢定,多益也是金邊的分數,所以語言環境很重要。

我至少在我兒子身上看不出來有你說的樣子,他還很高興會多一種語言,我們出遊或是外出用餐時,都是全程用客語交談,也不會有什麼另類眼光或是不好意思的地方。

在雙北不是客家人自我隱形,應該是說我說客語要給誰聽,總要有對應的人吧!
我總不能出去買個東西,逢人就用客語吧,要說給誰聽阿,這就是大環境因素啊!

你去客莊傳統市場,一些不是客家人的攤販,也會一些簡單的客語,不然他們要怎麼跟老人家做生意,所以這就是一個“生活”大環境因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少人說客語是對的,這問題放在其他族群,好像也差不多,只是差在速度上而已。

至於活的什麼樣子,這超難說的,每個人成長環境/家庭因素不同。

但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錢”,如今的通澎的社會,一個人/一個家庭再都市生活成本下,每個月可使用所得沒多少的話,是要活的什麼樣子。


以前的時代不也是這樣子嗎!
typetin

在再不分。國語也不行。

2024-03-20 11:46
hua.j.l

真是不好意思,手機選字,沒細看就變成在/再不分了

2024-03-20 12:46
haiyuanliu12 wrote:
近40年的客家年輕人的「心理轉折」,
我認為才是關鍵!!識破
他們「不想活成長輩的樣子」
他們不想活成「長輩逼我們活成的樣子」
他們「想學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
他們「想學外國人的思考方式」
他們「想探索自己其他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他們「不想承襲不肖長輩賊頭賊腦佔人便宜的文化思想」⋯⋯
他們「不想被客家文化思想標籤枷鎖」

一個還在學習語言的幼童是不可能會去思考這些事情的,你說得這些都是在過了學習語言的階段後才有可能會去思考的事情,當一個人會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已經活成那個樣子了。
haiyuanliu12 wrote:
客家人正在台北社會上「自我隱形中」,
客家人正在自發性「去客家化」,
客家人愈來愈不像客家人,
客家人愈來愈隱形,
大家發現了嗎?


不管是不是客家人,閩南人也一樣,出生後跟著父母離鄉背景,父母在家也不跟他們說母語
於是講母語的機會就少了,在外地生活久了,原本家鄉的風俗習慣都逐漸淡化了
我的孩子就是這樣,甚至連清明節都很少回去,都是我這一輩回去而已
黑人到美國也要講 阿姆哈拉語斯瓦希里語 柏柏爾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