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想全翻譯成國語,只是歐頓紀元是以粵式劇本形式篇寫(其中部分「嘅」——>「的」,「係」——>「是」⋯這些已經盡量改了!
但港式廣東話硬改成全國語未免失卻原來風味(尤其是文中對話部分)!試問你用國語唱愛拼才會贏是什麼感覺!?!
中華文化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色彩,粵語逐漸邊緣化是事實,但縱使這樣我仍然喜歡用「港式廣東話」⋯
到今天,美式英語逐漸取代英式英語(連英國頂級大學出的教科書都用美式串法的字而非英式串法)!或許,有一日繁體字逐漸被簡體字取代你們就明白有聊得很明知沒市場仍然堅持用「港式廣東話」寫文章的原因!
尤其是「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如果我用英語或全國語寫,回響度一定比現在用「港式廣東話」大數十倍!
但我仍然選用「港式廣東話」寫「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全球唯一只有「有聊得很」寫這種用「科幻」的心去看「科學」的題材。這樣只要你對「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還有興趣,一百年後,縱使很少人記得「港式廣東話」,也請你一定要用「港式廣東話」去看「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當然,「歐頓紀元」也是!
另外也請編輯們放鬆一些吧!在 YouTube 從來都是用「嚇親人冇命賠」式的題目引入。正正經經老古板式的東西能吸引現代年青人!?!還是想訓練一代一點幽默感都沒有的年青人了!?!
還是那一句,編輯們放鬆一些把世界看寬一些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