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文為何跟其他語言差異這麼大

全世界的語言幾乎都是拼音文字,唯獨中文是一個字對應一個音對應一個意思

現代人類都是10萬年前源出非洲的同屬同種,語言演化應該都是先有音再有字,語音也是從人類口腔結構好發音的詞彙開始,像是很多語言對「爸爸、媽媽」的發音都是「Papa、Mama」

隨著演化到更複雜的詞彙,就需要更複雜的發音方式,像是英文有很多br-、gl-、-st、-ct等等這種複輔音混合音,例如"breakfast"、"extinct"等等,在中文裡沒有,中文會用同一個音,但以不同寫法和聲調表達不同的意思

感覺就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詞彙越來越多,西方他們就用如br-、gl-、spr-、-st、-ct等等這類複輔音混合來達到更多排列組合,而中文就變成以一個音但不同聲調和寫法來表達更多意思,好處是發音單純,而且寫字可以寫成對稱整整齊齊的對聯

但到了近代印刷術和打字鍵盤出現,就會發現中文同音字太多,打字需要選字,速度比較慢,無法盲打,手寫也因為筆畫多而無法如英文連字草寫那樣快速連著寫

所以同樣都是源出非洲的人類,為何中文卻發展成跟其他語言截然不同的獨一無二的樣子呢

也有人說中文可能也曾有複輔音,如「各」偏旁的字有「路」,所以「各」可能讀做gl-,但證據不多,中文的演化走上了同音改變聲調和寫法,但到了近代在書寫和打字速度卻反而比拼音式的語言慢了
2024-02-16 6: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差異 語言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的話,建議你去請教一些大學教授比較有效率。
樂觀樂觀 wrote:
全世界的語言幾乎都是拼音文字,唯獨中文是一個字對應一個音對應一個意思

"唯獨"是你想的還是有根據的...
振作~~

對啊,大概有些語言也是這樣,語言那麼多,也是有可能

2024-02-18 23:26
文化的成分也很多
樂觀樂觀 wrote:
但到了近代印刷術和打字鍵盤出現,就會發現中文同音字太多,打字需要選字,速度比較慢,無法盲打,手寫也因為筆畫多而無法如英文連字草寫那樣快速連著寫

選字??

基本上只用注音去思考或分類中文字, 就是種問題

注音是後來才發明的難道不知道嗎??
樂觀樂觀 wrote:
全世界的語言幾乎都是...(恕刪)


開始討論一些比較學術的東西了
真不錯

你哪裡抄來的
其實 ... 語言一直在變化 ...

其實 ...

舉例︰

我們現在會說 萬 是 wan。甚至不說它是 wang 了

不過,很早以前,萬 很可能是 van 或 vang

喔。

一字一音,但多義 ...

古梵語 ( 古梵文 ) 也是這樣的系統 ...

「我」認為 ...

〔楔形文字〕也是一樣的系統 ...
英文也有字首字根字尾,例如re-開頭代表「重做」,-er結尾代表「者」,其實就很像中文的「字」可以跟其他字排列組合來使用,只是中文的字也可以單獨使用,例如「開心」的「開」也可以單獨表示「開」,且「開心」跟「關心」並不是反義詞

只是中文的演化上出現了音調,一個音以不同音調就能表達不同意思,因而能以單字詞寫成一篇文章,形成文言文和唐詩,能以很少字表達大量意思,且可以排列得很整齊

但到了現代電腦世代,反而打字和書寫速度成了硬傷,而且白話文反而句子中大多是雙字詞(如「開心」,文言文只用一個字「喜」),就變成類似英文的辭彙大多有雙音節構成的了
沒想過耶 這是蠻有趣的議題
因為現在中文沒有複輔音,所以非native speaker的人發如"spring scream"這種詞會覺得很饒舌,變成「斯普林 斯古林」,在外國人耳裡聽起來就會有種腔調

但其實語言無貴賤,外國人沒有聲調只有輕重音,所以在我們耳裡聽起來很多外國人講中文好像只有兩種聲調,像是「我們」會變成“woman",也是會覺得怪怪的有種腔調的感覺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