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是個比較簡單的主題,照片鋪上來,湊湊字數也就行了,簡簡單單就能通關。
但資深嘴砲組的要怎麼樣才能有點差異,不會變成只是專門跟大家搶禮券的遜咖,就得多費思量想想才行。
沒回老家,往樓下跟大親戚家裡蹭年夜飯,今年聚一起的人多,還有全素的親戚,飯菜得拆成三處擺成兩桌上兩輪才坐得下吃得完(有人得要跑兩處輪著吃年夜飯啊)。
菜是一般的家常菜,就是肉多了點,青菜少了點,不喜歡外訂的年菜,大家聚一聚的氣氛比吃甚麼大菜要重要也有意思得多。

年紀輕一點的上電視前的桌,菜色一個樣,就是少個白斬雞(年輕的不愛),多了個魚。
今年站上活動的合照就擺在這裡了,年輕人上桌帶手機見怪不怪,但這台"手機"好像大得奇怪了一點。

炸蝦搭香腸,炸蝦夠大,香腸夠香。
香腸得說一下,是我貢獻的,龍山寺前的李家黑豬肉香腸,年前去買還得排半小時隊,口味帶點甜,人氣挺旺盛的熱門店家。

大親戚家裡的招牌炸肉排,說是小學吃到大的年節必定上桌的定板菜色,我也很愛,但一桌炸物可不能吃多啊。
旁邊的羊肉爐就來自外購了,肉又厚又大塊,誰貢獻的哪家名店的? 吃飽之後再來打聽。

白斬雞是要的,豬腳是要的,燒白斬雞的湯底熬蘿蔔也是要的。

有親戚長年茹素,幾道簡單的素菜也是要的,炒青菜、蘿蔔糕、炸杏孢菇和"不是烏魚子"。

一大鍋的麻油雞湯,這得吃到甚麼時候?結果完食!! 大概是大家都拿來當酒料乾杯了。

羅漢素齋湯(好像是這樣),這鍋估計也得剩。

飯菜用完,紅包領(發)完,傳統餘興揭幕,兩顆"希巴豆子"開賭,這種武場比的是氣勢,輸贏不重要,反正一把頂多幾十元,喊聲要大,氣勢要足,臉不紅脖子不夠粗的贏了也是輸啦。

好的,戰場的最後贏家就是收錢的了,搞兩個鐘頭小贏兩百,還不如上來01發文。

這樣年夜飯就結束了???!!!!
才不是這樣,年夜飯是會有剩菜的,蹭完一餐,隔天得要繼續把剩菜給負責任的處理掉才行,不然下次沒你的飯了。
於是,年夜飯的"二次會"在隔兩天的中午繼續展開。
這菜挺熟悉的,好像見過。

這道也挺眼熟,似乎也見過。

薯條年夜飯沒上桌,但甩希巴豆子的時候有見過,該不會....

這就沒見過了,挺好,初次見面,先幹再說。

這湯......好像認識,又好像不認識,味道挺熟又好像不熟???!!!

年夜飯是會進化的,吃不完的年菜是要負責任的,好好清理剩菜,下次才有得吃。
那盤白斬雞,果然是進化來的,成大蔥炒雞了。

沒吃完的炸肉排,被拆開、掰細了、加點蒜成了蒜苗炒肉條了。

那鍋有點熟又不太熟的湯,當然就是雞湯和羊肉爐的精華混成的"蘿蔔雞羊雜高麗菜湯"了,當然是好喝的啦。

好了,年菜是會進化的,你們家的年菜進化完了嗎。
這次剛剛好,年菜只進化了一代就把問題解決了,萬一府上的菜,到年初五都還在持續進化,我看你們這個年可過得有點費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