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的古早味糖果都怎麼生存下來的?

前陣子出門走走逛到一間雜貨店
走進去後發現全部都是童年回憶
橡皮糖、巧克力足球、牙膏巧克力等等…
記得以前像大波露、口紅糖等等還能再超商看到
現在超商或連鎖大賣場幾乎都看不到這些東西的身影
只能再鄉下的雜貨店看到這些東西了
但我就很好奇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先不說很便宜以外,現在會到雜貨店買這些糖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想問有人知道他們是怎麼經營到現在的嗎?
2024-01-04 17:24 發佈
豪76人 wrote:
只能再鄉下的雜貨店看到這些東西了
但我就很好奇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蝦皮跟其他網拍都有賣啊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經營雜貨店的人不都是已經退休沒事做的大媽大叔嗎
市面沒有不代表沒有

尤其是中國零食

實體連鎖店家全沒賣

但店到店包裹裡藏了一堆
豪76人 wrote:
但我就很好奇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有可能也有部份外銷東南亞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通常都是自己家樓下免租金
然後是沒工作的老人在加減做

不然現在這種店根本賺不了錢
租金就直接壓垮了
豪76人 wrote:
前陣子出門走走逛到一...(恕刪)


很多

房子是自己的
沒租金壓力
通常經營這種的好像都是自家的 沒有租金壓力
但真的是對古早味糖果有夠懷念
可能以前已經賺飽飽,

變成業外收入才是主要收入來源(如收房租&地租)

做古早味糖果說不定是做身體健康的。
這些東西主要都是老街銷量比較多吧,雜貨店都只是順便賣賣而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