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79年,我小學5年級,這在當時應是算接近天花板的高薪受薪層吧?應該也比航空機師還高了當時物價這麼低,房價也便宜印象中那時我爸爸的薪水好像也才2萬多塊我在南部剛流行的鹽酥雞50元很大一份,一個東山鴨頭20元,鴨脖子10元土魠魚羹一碗25元蚵仔煎25元水蛟店切一份牛肉50元原連結
還好吧。1. 這是加上春節(年終)獎金才有 10 幾萬。2. 全勤獎金一萬多,請一天假不就全沒了。還有人把全勤獎當獎金?3. 原 PO 說是他阿公的薪資,如果原 PO 算 20 歲好了,他阿公現在應該也有 70 算吧,反推當時 30 ~ 40歲,一個月 4 萬多,並不算高。4. 34880 有可能是當時的勞保級距,很多企業為了高薪低報、省勞保費,會巧立名目,壓低固定薪資。
民國79年拿近3萬5, 這張是含了過年的年終才會有12萬多.我家開針織廠的, 我們的員工, 79年時, 含加班每個月都4~5萬.所以3萬5應該算是正常的平民薪水啊, 沒什麼特別的吧.如果再早個20年, 這薪水才算高.
街角的癡漢 wrote:在民國79年,我小學5...(恕刪) 以下都是我夢到的還記得民國70幾年那時我還小,家裡從事的是非法行業印象中媽媽說家裡一年大約賺1千多萬所以這薪水應該算普通才對, 因為我記得3合中一支是5萬多, 蠻多人中的沒兩年爸爸得了一場大病,爸爸開始吃齋念佛並把非法的收了並告誡我們,長大以後絕對不要賭博,也不要碰這種非法的事我一直遵循著父親的教誨,直到現在還是很窮
街角的癡漢 wrote:在民國79年,我小學5...(恕刪) 大概五年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前的那個年終,公司發了分紅股票核算目前的市值,我應該是拿了250W左右,但也只有那年是特別的多,也因為這筆錢,所以可以買了現在的家,疫情後的這幾年,感覺差很多,至少現實是只剩下1/5不到的年終紅利。
通膨就是溫水煮青蛙,受薪階級就是青蛙,若是沒有創業或投資的資本利得,基本上就是被通膨打敗,生活只剩為富人跟財團打工而已,而且換來的工資價值越來越低,台灣GDP連年新高,但錢到哪裡去了?不在你的口袋裡,國內經濟總額是變多了,但都落在雇主及資本利得者的手裡,所謂的經濟成長…沒多數受薪階級的份!打工仔只是人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