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 農 說 他 們 賺 太 少!

早在今年 5/3 我請大家要支持進口雞蛋
請你全家支持進口雞蛋 ...
果然 .... 經歷了颱風、一個月以來連日下雨 .... 今天蛋農又在吵了!!!


如果像新聞說的 ... 每台斤調漲2至3元 ... 那幹麻要調漲?
你蛋農生產量大有缺這 2至3元嗎?
如果只漲 2 至 3 元 ... 那下個月是不是又漲???

你們雞農的飼料難道沒有折扣價嗎?
你們雞農的設備難道沒有政府補助嗎?

飼料的成本因為雞農是個體戶~ 無法像團購的採購量大到足以議價
對於飼料廠而言一台飼料車出門油錢與駕駛的日薪就不得了 ...
一間雞舍根本吃不了那麼多飼料!
通常是一台大飼料車 ... 一間雞舍補一點點 ... 下一間再補一點點 ...
你們是沒有組織可以集中起來議價嗎?


新聞
蛋農呼籲蛋價應漲2至3元

蛋農盼蛋價每斤漲2至3元 8/26開會決定

但最近天氣實在太熱,加上老母雞大量淘汰,國內蛋雞產蛋率不如預期,
加上飼養成本增加,有蛋農反應,希望蛋價每台斤能漲二到三塊錢,預計8月26日開會討論是否調漲蛋價。
呂貌啓喜歡吃屎
2023-08-22 13: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蛋 農
要漲就漲呀
在消費者看來
雞蛋從來就不是一個價格
有各種品牌, 賣價也都不同
統一收購價格是各地方農會, 包收包銷
夠本事完成自己的銷售網路, 那你想賣多少錢, 你的消費族群吃得下去就行.
別忘了, 自從雞蛋開放進口開始, 競爭者就多了"國外"選項

農會向來就是政策性市場最低價格包收包銷
所以農民給農會的產品才會不賺錢
這很正常, 農會要想辦法包裝農產品並且銷售出去
賣不掉的農會要自行吸收
想要賺得多, 請自己開拓銷售渠道, 例如梨山水蜜桃, 每年產季採收2次, 基本上市場上買不到, 早早就被消費者預訂完畢, 這才能賺錢.
指望水蜜桃賣農會還要大賺......阿不就看到鬼!
其實偷偷的賺才是真賺
(末端售價-農民的成本-銷售成本)=毛利
銷售這一段可最沒有風險又賺最多的,尤其是大盤,籌碼多,賺多多
就讓農民和消費者兩個不同頻率的族群去吵
末端蛋價下跌就賺少一點,上漲的話就多賺一些
踮踮的就可以,反正都是能賺
農民沒賺還是消費者多付錢都沒差

消費者直接向產地蛋農購買,一定有滿意得價格
不過中間的管銷費用(油資/工資)要自己多擔待
雞蛋進口,農委會有補貼,那是慷他人之慨,用納稅人的稅金補貼。

雞蛋成本除了你提到的那些,最重要的還是蛋雞,蛋雞有淘汰問題。

雞蛋也有品牌,麥當勞用的石安牧場的蛋貴桑桑,普通沒品牌的口感又不好。

國內農產品無法大規模生產,所以有能力的都不做了,像台南很多農地拿去蓋光電。
痛風工程師 wrote:
但最近天氣實在太熱,加上老母雞大量淘汰,國內蛋雞產蛋率不如預期,
加上飼養成本增加,

每次漲價的劇本都一樣,

老百姓就是好騙,

泰國的雞都不怕熱?
賺 太 少 去 找 農 委 會 啊 XDDDDD
農業部是幫農民

不是幫農產品平穩價格

升格漲價也是必然?
一堆搞錯對象的人,最底層的蛋農,菜農沒議價權,被壓搾的都是他們,中間商的利潤都算好了,加價上去。
舉個例子,最近芭樂產地價一公斤四元,我沒打錯,就是一公斤4元,5元,如有一點點瑕疵,只剩幾角,但是去costco看一箱7,8顆大概也6,7公斤,就要200多元,所以我死都不想種田,太可憐了,如果是共同運銷來銷售,紙箱加運費,農民還倒賠
今天的新聞,你們購買進口的蛋,每顆政府補貼3.5給中間商。

至於中間商是誰,就不好說了,反正,沒有黨政你就無法代理。

最終結果,台灣自己的蛋農不養雞了,農產崩盤,肥了DDP的人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