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社會結構

我們假設一個社會裡,大致分為三類人,
第一類是一般民眾,第二類是政府官員,第三類是邊緣份子、精神病患、幫派流氓。
第一類、第二類人有恆產,人生設定價值目標,具完整社會鍵,基本上具理性,行為有邏輯。
第三類人或身無分文,居無定所,或走頭無路,或罹患精神疾病,或價值偏差,社會鍵斷裂,具暴力傾向。

越民主的社會,第一類人仗勢著資本主義法律體系,對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第一類人、第二類人極端鄙視,喜歡玩法,專門找政府官員麻煩,欺以其方,斷章取義,相互攻訐,具刁民性格,好訟成性。但第一類人卻不敢找第三類人的麻煩,因為他們知道,第三類人行為舉止並無理性邏輯可言,如果欺壓太甚,第三類人不要命的時候,吃虧的絕對是自己。所以一般民眾敢在政府部門撒野,但看到黑道乖的跟龜孫子一樣。

第二類人,尤其是高權行政的政府官員,被要求要整飭、教導第三類人,所有績效都是針對打擊第三類人。

第三類人,尤其是黑道,在公權力伸張不到的角落,欺凌第一類人。

這三類人,互相牽制,形成一種恐怖平衡。當一個人不要命的時候,才有可能不遵守潛在的社會規則。

雖然法律早已廢除階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宣示,社會是按照潛規則在運作,就像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法律上早已廢止,但對社會結構影響深遠。
2023-07-19 10: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社會結構
第三類人的出現,往往是以公平正義且濟弱扶貧的模樣出現,贏得第一類人信賴,像是義大利黑手黨、中南美洲大毒梟、蘇維埃政府扶植的毛澤東、德國的希特勒、台灣綠共、...........;他們聯合第一類人打擊第二類人。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沒看黑金嗎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我話說到這~ 不想死的請舉手~ 😂

2023-07-19 18:30
貓貓籠九

我話說完,誰贊成, 誰反對?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08-03 16:59
123類沒那麼好區分,溫文儒雅的上班族也可能是政治暴民。就像社會新聞出現連續殺人犯,問他同事、長官、父母就說覺得他很正常,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等等

曾與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上汽車旅館聲名大噪的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王美心,就是這樣的人,她工作能力強智商高邏輯細,學生與同事對她評價也極好。但很奇怪碰到男女關係,就變得心狠手辣。可能是關係不夠親密,沒有切身利害關係時,就不會看到她最深沉的一面

毛澤東帶領暴民多是普通年輕大學生,毛激發出他們獸性的一面,鬥掉政治對手後,就把這些青年送到偏遠鄉村去磨練,也避免他們危害到自己。

所以我認為不應該區分啥第幾類,要承認人就是有獸性,包含自己,唯獨認真面對自己獸性,才有可能真正避免覆轍重蹈。

有些白領詐騙動輒數億,比一些低級暴力犯罪還要惡劣很多
Lisa_Hsu wrote:
第二類與第三類沒那麼...(恕刪)



少數服從多數
是民主制度
可悲的是
在人類世界中
具獸性是多數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lawtaipei wrote:
第二類人,尤其是高權行政的政府官員,被要求要整飭、教導第三類人,所有績效都是針對打擊第三類人。

政府官員管的人事物,
大多都是第一類人,
龐大政府組織裏,大多人也只是第一類人而已.

第一類、第二類人有恆產,人生設定價值目標,具完整社會鍵,基本上具理性,行為有邏輯。

行為沒邏輯的一二類人多著,
所以要有法律和社會規範制約............
Lisa_Hsu wrote:
123類沒那麼好區分...(恕刪)


謝謝提供不同的思維。

我覺得在一團模糊現象中,以簡易標準,建立模型,是最困難的。
從假設、驗證到結論,是一條漫長的道理。
一個簡易的圖像,是否為社會結構樣貌,容或討論,例外案例太多,請多包涵。
樓主有興趣可以看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古人智慧
那時沒有孔教的箝制,百花齊放非常精采
當時因為國家多,每個國家都要趕快強起來,不然就被鄰國吞滅,所以很勇於實驗各種新思想、新制度

儒教食古不化不實用,所以才被諸國唾棄,絕非孔子說言諸王昏庸;也可瞧瞧真正法家,絕非現在這種法官故意玩弄文字遊戲讓人看不懂判決
lawtaipei wrote:
我們假設一個社會裡,大致分為三類人,
第一類是一般民眾,第二類是政府官員,第三類是邊緣份子、精神病患、幫派流氓。
第一類、第二類人有恆產,人生設定價值目標,具完整社會鍵,基本上具理性,行為有邏輯。
第三類人或身無分文,居無定所,或走頭無路,或罹患精神疾病,或價值偏差,社會鍵斷裂,具暴力傾向。

看起來跟古埃及的金字塔社會階層結構很相似。


好累,算了,隨它去吧。
Lisa_Hsu wrote:
123類沒那麼好區分...(恕刪)


把人分類,跟這個人的本質是好人或是壞人無關。
人之所以有偏差行為,因素太多,
第一類人、第二類人、第三類人都有可能犯罪,犯罪類型也不一樣。
第一類人容易觸犯財產犯罪或其他非暴力犯罪,第二類人容易涉案職務犯罪,第三類人比較容易涉犯暴力犯罪。
一個人是否容易犯罪,與階層屬性無關。
其次,您舉的政府官員、大學教授的案例,縱於道德有虧,但不影響他們的專業能力,更不影響他們的階層屬性。
為什麼政府官員的性道德必須高尚?他們的薪水當中,有哪一個部分是被要求必須遵守性道德或誡律?這是另外一個問題,而且涉及的層面很廣,也很容易引起爭議,就先暫時不討論。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