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暴力這件事打從最早期的聊天室到討論區就一直存在了吧,到近期的社群軟體FB、IG更是蓬勃發展...當然GOOGLE評論這更是一個恐怖的存在。
可能是看到網路上的文章被帶風向而引起的憤憤不平,或是因為生活上的瑣碎事需要一個發洩口,或是單純惡趣味的人云亦云,而對某些目標開始攻擊留下惡意評論或留言。例如絕劇中眾網友時不時的讚賞女主又時不時的怒罵女主,例如白飯事件中烙人一起刷一星(刷一星這種事發生過相當多次了),到底在散發這些惡意留言前真的公平公正的客觀審視過這個事件嗎?還是純純的被帶風向而已呢?
對我來說白飯事件老闆才是受害者,這些學生因為沒有經濟能力就圖個吃飽再合理不過了,一個人一道菜白飯吃到飽很合理。在老闆角度來說我要賺錢白飯就是正常給,對主要客群而言是喝酒配下酒菜的所有白飯本來就不是會備很多(不是主打學生客群)也很合理。
但不對的地方,學生既然要白飯吃到飽為什麼不明確的告知人數以及事先確認白飯能不能吃飽呢?
當下吃不夠白飯能不能和老闆協調,例如我們人很多年輕人飯量也大,老闆白飯還能不能提供?還是可以做最便宜的炒麵炒飯之類的呢?
當下消費時的不爽藏在心裡也不敢直接表達並且設法解決,事後才在網路上攻擊店家,這對店家的傷害程度有多大這些學生想過嗎?老闆會憤而反擊完全不令人意外
絕劇中不也是嗎?bbb躲在暗處因為嫉妒而攻擊這些在明面的網紅,被帶起的輿論造成的傷害能夠輕易被撫平嗎?最終女主只好走上最不好的路(此處不爆雷了)。難道bbb的攻擊就會對自己生活達到改善嗎?不會的,只是讓心理更加扭曲而已。
台灣人很奇怪,對於好的事情吝於讚賞,對於壞的事情大加撻伐,在網路出現後甚至要在網路上搞到這個店家做不下去最好是收掉才爽,然而這些店主們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嗎?對之前打外送員和抹布水牛肉麵確實可以關一關了,但27人白飯吃不夠?有這麼嚴重嗎
是不是應該練習溝通的能力,是不是應該學會解決問題,如果當時這些學生可以大方的和老闆提出他們當下的問題還會鬧得如此之大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