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人會不會比不自私的人怕小偷?

自私的人會不會比不自私的人怕小偷?
人靠自私的基因來完成優勝劣汰。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看, 假若我們的祖先不自私,不先考慮自身生存問題,那麼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他們存活下來的機率會更低。我們人類能存活下來,站在自然界的頂端,體內天然攜帶的「自私的基因 」起了決定性作用。

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能夠看到人身上散發出的付出、善良、樂於助人等優良品質。但是,我們不能說人的自私基因就進化掉了。事實上,在文明的引導下,有著自私基因的人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好人、善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但每個人也都有可能成為大善的人。反過來,再善良無私的人,其骨子裡也有著自私的一面。
太自私的人,對他人和社會都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人人都一味地自私自利,從自身出發去社交,那麼就會出現相互掠奪資源的失控場面,最終的結果是人人都無法生存,更無法得到好處。如果人人都想著獲取最大的利益,不顧其他,社會還能穩定嗎?顯然不能。
所以聰明的人會在歸屬與自私之間找到平衡。他們既能在社交、合作中保護自身利益,又不會一直讓對方吃虧,從而將關係維持下去。
現代許多家庭都是雙薪家庭,夫妻兩人平日整個上午都不在家中,但往往這樣的家庭,就容易變成竊賊闖空門的目標。而如今也不同於以前,最容易發生闖空門的時間點不是半夜,而是在接近中午時機率最高!

而許多住宅為老公寓,缺乏防盜的設備,門鎖一敲就開,這樣的住宅極容易吸引竊賊注意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日本奈良鄉下──

在那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

某個嚴冬的夜裡,風雪交加,寒風從屋子牆壁的破洞鑽進屋內。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沈,而外面的風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沈沈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到處翻找東西,卻只找到兩包稻米。當他們各自揹一包稻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現門外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門外,看到兩人跌倒在地,很平靜地說:「外面風雪這麼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

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覷,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麼好?分明是個傻瓜嘛!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麼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沒什麼好怕的,於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裡。老先生果然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這裡,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裡做什麼嗎?」老先生說:「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稻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該還,勞駕你們跑這麼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個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裡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說:「你何時跟我們借過東西呢?」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麼晚的時候來到這裡;而且村裡有那麼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因緣的啊!」

另一個一直沈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並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裡盛傳青九郎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啊!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分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心的修養一定很深厚!於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麼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請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習中,我們一起來學,相互鞭策鼓勵吧!」由於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精進,待人誠懇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前時具足定力,發揮智慧與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兩個小偷回心向善。

這名住持不動神色地幾次將自己的錢放在功德箱里,並建議小偷走正道。
據住持講,如果善款能幫助另一個人,他不介意損失掉這些錢。第一次注意到善款被盜大約是在五年前,之後有時每半年失盜一次,有時每隔幾個星期。

攝像頭錄像顯示,一名老人經常出現在廟堂里。正如住持所說,這個人盜竊是由於生活所迫。最終住持開始把自己錢包里的鈔票放在抽屜里,好讓那位老者不至於沒飯吃

陳寔生於東漢時代,為人處事平和公正。陳寔退休後,鄉民們互有爭執時,都會找他來評斷裁決。

有一次,夜裡有一竊盜潛入他家,躲在屋頂的橫木上。陳寔暗中發現竊賊,他沒有四處張揚,而是把子孫都叫過來,用嚴正的態度訓誡說:「人要自我勉勵,做壞事的人,不見得是本性凶惡,往往是平時養成的壞習性所造成!就像屋頂橫木上的那位君子一樣。」

竊賊聽了,大吃一驚,就從屋梁上跳了下來。陳寔慢慢地曉諭他:「看你的容貌不像壞人,必定是由於貧困才這樣做,現在贈送你兩疋絹布。」從此,縣內不再發生竊盜的事情。


一個極度自私的人,一定會有的三種表現

一個自私的人,防衛心也很強。一旦有人質疑、或者疑似質疑他們的做法,就會很快地做出反應,通常是生氣
2023-06-20 11: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偷
不自私就會變雙胞胎之類吧

競爭激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