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承襲的封建時代主流價值 讀死冊 好逸惡勞 犭肖想升官發財的中國文化早已過時!從小被家長老師訓練成只知規工讀死冊,不會玩物創作造物的人口,其製造業只能低價承攬西方代工,也只能低薪僱用重覆動作工作之勞工,好逸惡勞的年輕人既無創意開發新產品能力,也不願做無趣又低薪勞務中國文化主流教育思想所訓練出來的年輕人,多數憧憬的工作是:坐辦公室免勞動,動筆耍嘴皮,涼快領高薪
Namonsiv wrote:公司找不到人步葉找不到工作這明明就是可以互補的這是哪裡出了問題了? 這就表示實際上無法互補現代社會分工很細,有職缺不是隨便抓個人就能補,必須有足夠職業素養而大專院校缺乏社會競爭壓力,老師隨便教教,拿幾十年前的教材,唸課本就可混過關,考試都是死記死背不教育靈活思考,學生是繳學費的客戶呢!不會嚴格淘汰。加上教改廢中文建構式數學,年輕人連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數學也不好,所以一出社會就對面對殘忍的現實考驗大前研一很久之前就呼籲電腦發達,愈來愈不需要死記死背的人,AI出來更證明此趨勢。可惜背多分教育,是最好洗腦方式,台灣與日本政府都很難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