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才最近正在寫論文
由於是行銷相關科系的
又主修消費者行為及行銷策略
於是便想寫些有關消費者的相關議題

一來是因為消費者至上的觀念存在已久
多寫些歌功頌德的東西對目前學術界或企業就都沒啥幫助
二來是因為之前在電腦賣場打工的經驗
讓我想到何不反其道而行
寫寫些有關「澳客」的東西
於是就展開了資料蒐集及分析的工作
就我目前遇到及分析的個案
澳客們大多分為幾類
1.貪小便宜、討價還價型
這類的消費者其實佔很大的數量,差別只在程度的不同罷了,太超過的我們總會稱他們為澳客,699的滑鼠要殺到500塊還要送滑鼠墊?11900的桌上型主機要殺到10000還要包送到府?他們總認為零售業的利潤可以從五成起跳,花了許多時間死纏爛凹只為了多得到一點點的小折扣或小贈品,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2.時間佔用狂
攀關係。我想,這是我對這類消費者第一印象。但是我所謂的攀關係倒也不是從壞的角度來講,他們或許真的想要交點朋友,尤其在電腦賣場打工過的人應該都有遇到過,他們喜歡聊些最新規格、業界消息、產品效能的東西,其實我也蠻喜歡這類型的客人,但是必須是在我不忙的時段,以及對方確實言之有物的狀況下。最怕遇到的是什麼?是跟你扯些有關男女交往、政治話題、流行節目等等的,大哥我根本不認識你呀,你想要的是什麼?
3.態度傲慢型
這個我印象很深刻,某天下午一個女生到我打工的賣場來逛逛,那個態度會讓所有的銷售人員為之氣結。
『我要看這個。』『這個嗎?這款是Acer的128MB MP3...』
『不是這個,你白癡喔?旁邊這台啦。』『是、是,這台嗎?這台是BenQ的Joybee 25...』
『多少錢?』『喔、價錢嗎?旁邊這邊有寫,就是xxxx元...』
『賣那麼貴要死喔!』『呃、如果嫌貴的話可以看看旁邊這款...』
『這台醜死了,你有沒有眼光啊!』『唔、那這款Joybee可以幫您打個折...』
『廢話!打折是一定要的啦。叫你們店長出來,我直接跟他談。』
就這樣,燙手山芋轉到了店長手上,直到店長擺著笑臉送她出門前她還是一貫的驕傲態度。我到今天還是想不通這類型的消費者在想什麼,他們擺出相當高的姿態對銷售人員頤指氣使,把賣東西的人當作奴役來對待的態度,妳想要的是什麼?
4.挑三揀四型
懂LCD的人都知道,對沒有無亮點保固的LCD機種來說,亮點實在是難以避免的,也造成購買人的許多不便與不爽。也因此,許多廠商才會推出無亮點保固的服務,但我還是遇到了很誇張的客人。他走進賣場想買台17"的LCD螢幕,卻對我們介紹的每一台螢幕東挑西揀,一下說這台外型很醜,一下說這台重量太重,當然免不了的對每台的價格多所批評,還要求我們每台都幫他測試過,我說我們沒有辦法他想要的每台都測試,因為很多廠商對亮點都還是有其退換政策在,因此勸他買無亮點保固的機種,半個多小時的勸說及忍耐他的挑剔之後,他終於相中一台Viewsonic的無亮點保固17"機種,但是惡夢還沒結束。他要求我們幫他測試,還要求把螢幕調成各種顏色並保持10分鐘,因為他要「仔細」的檢查,又折騰了近半個小時候他終於付錢領貨回家了(當然他也殺了價,還凹了贈品),最誇張的是,他回家後居然拿放大鏡又檢查了一遍,然後隔天一大早很得意的說他找到一顆亮點拿來說要退貨,老兄,你到底想要什麼?
5.言語騷擾型
放狠話?性騷擾?耍大牌?或許這類的消費者言之無意,但銷售人員總是聽者有心啊,請不要把銷售人員當成敵人對付,嘴上積德對大家都有好處,畢竟誰無父母呢?況且,講完這些話我們還是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啊?
6.其他類型
其實還有很多類型的消費者被我歸類在澳客的標準邊緣,像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人,不管我們怎麼介紹怎麼推薦都無法做出決定。也有像是父母帶小孩把電腦賣場當作遊樂園,讓孩子在店裡跑跑跳跳還要我們這些大葛格陪他們玩的。也有不懂裝懂搞得銷售人員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他們在想什麼?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我相信
任何的行為模式背後都有其動機以及想法
歸納並分析這些動機及想法就是我現在要做的
希望各位01夥伴們有什麼類似的經驗可以提出來和我分享
或是有什麼可以參考的資料請不吝告訴小弟 (例如澳客的由來...)
謝謝各位花時間看完我的笨想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