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何玉皇大帝神像大多手持笏板

很多玉皇大帝的神像都手持笏板,眼神看向笏板,像古代大臣上朝啟奏皇上的樣子,但玉皇大帝應該是皇帝的形象,皇帝不是應該看著大臣聽取報告,怎麼會手持笏板並看著笏板呢

反而很多王爺千歲、關公等神像,就都不拿笏板,眼神炯炯有神的看著信徒
2023-03-17 0:14 發佈
樂觀樂觀 wrote:
很多玉皇大帝的神像都...(恕刪)
這個要問8+9他們才是神職人員
因為他是傀儡兒皇帝。
真正的老闆是,寫神話故事造神的那幾個。
樂觀樂觀 wrote:
怎麼會手持笏板並看著笏板呢


以前沒有讀稿機...
感覺「玉皇大帝」這個概念應該是比較晚才出現的,上古道教的神是沒有人格、沒有神像的「天」

「天」不會因為你沒放鞭炮或鞭炮放太少就生氣,「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常道不可道,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宗教的來源應是至今科學都還無法解釋的問題:死後會去哪裡,道教信仰主要分自然崇拜跟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人們認為萬物的禍福由無形的「天道」主宰,善惡有報,對於自然崇拜,人們會對著天空膜拜,而不會去雕刻神像,而關公、千歲等神,應該就屬於祖先崇拜的範疇,曾經存在過的活人,由於有功德,死後人們以其形體雕刻神像對其膜拜,想像能對其訴說心願

所以在古代,神明是沒有性格的「天」,唯一的神明代言人就是皇帝,因為皇帝是天子,具有神格,是「萬歲」,地位比千歲高,人格神必須受皇帝敕封才能成為公廟正神,否則就只是私家祠壇,甚至被視為陰廟,然而如今已沒有皇帝,各地都有人開宮廟殿堂,有的會號稱是受到「玉皇大帝」敕封,甚至連玉皇大帝都有乩身有情緒、會跟人類對話等等等的,信不信就隨人了

宮廟文化本意是勸人向善,提醒人們善惡有報,只不過有些8+9走火入魔,號稱什麼自己是神明收的乾兒子,神明生日就大肆放鞭炮亂丟垃圾亂吐檳榔作威作福,心理上就只是自卑想炫耀而已
為何玉皇大帝神像大多手持笏板

聽說有些叫師傅造神像的人或造神像的師傅,

錯將尖頭令牌削平了,所以被誤會是奏板,或將奏板當作令牌用,

而令牌上是有符圖文的,


沒雕成拿手機,已屬萬幸
以前還想過一個問題:為何道教那麼多自然神,如日月星辰風雨雷火,但台灣宮廟卻很少主神拜自然神的,反而一堆動不動鞭炮狂放的都是某某千歲之類的,但千歲還比人類皇帝的萬歲低,慶祝規格卻那麼盛大

想想就是自然神沒有人類形象,不知道「生日」是哪天,沒辦法狂放鞭炮掃街遊行辦什麼聖誕千秋萬壽無疆的

那如果嚴格來說,古代只有皇帝能祭天,平民只能祭祖,如果這位祖先受到皇帝敕封,就能變正神,流傳至今許多廟宇拜的主神就是受皇帝敕封的古人

另外一個宮廟文化常見的問題就是「分靈」,不同宮廟的神到底是同一尊還是不同尊,有的人會說哪間廟比教靈,或是分靈要定期回去求取法力,也有說法是各地的神像是在地的孤魂野鬼或山水精靈願意修行因而進駐神像等等等的,但也有說法是說分靈原理就像雲端硬碟那樣,主神只有一位在雲端,各分靈就像銀行各分行的窗口,聽取信徒的心願把資料回傳雲端,還願也能就近還就好
玉皇大帝應該是受西遊記影響所以為人所熟知,只是西遊記裡的玉皇大帝是個昏君,高高在上享受榮華富貴,可能作者想諷刺人間皇帝又不敢明目張膽,所以寫了隻猴子上去天宮大鬧玉帝

現代人如果生活不順遂,也會覺得很不爽憑什麼你玉皇大帝就能高高在上享受萬民跪拜,老愛跟人唱反調,我想出去玩你卻來下雨

不過如果想成一切都是天道自然循環,心情應該會比較好點
嗯~~~
應該是造像者誤解了。
比較:
1. 正確的神像--雙手持“圭”:


呵呵呵...不小心被截斷了,再換個吧:



2. 誤解的神像--雙手捧“笏”:

樂觀樂觀 wrote:
感覺「玉皇大帝」這個概念應該是比較晚才出現的,上古道教的神是沒有人格、沒有神像的「天」

「我」不太知道 ...
太上老君、三清道祖、玉皇大帝 ...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