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會不會有一點憤世嫉俗?

今年掃墓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再度來到這裡
不用人擠人真好
跟著家人一起懷念、祭拜阿公阿婆和媽媽,點滴在心頭



不得不說這裡的風景真的很美
跟大家分享一下
掃墓是我們客家人所說的「掛紙」
一般我們掃墓都在元宵節前後
跟一般人認知的清明節掃墓不太一樣
而「掛紙」是掃墓的客家話
客家人「掛紙」時,會將一疊黃紙,壓在墳頭上
意思就是這個墳頭是有人在拜的,也是跟祖先說我們有來拜你們哦
掛紙就是是形容這個動作,後來被引申為指稱「掃墓」的名詞
但後來我們遷到靈骨塔後,也就省去了這個動作
每年掃墓我都會想起以前家族的一段往事
其實我從小就很不解
為什麼同姓氏(家族)要一起掃墓?
一年只見一次面!
說實在話,一點都不熟!
講難聽一點啦,在路上遇到可能還不認識勒
就只因為同個祖先,我們就要一起掃墓嗎?
我看得出來大家都很勉強,而且互相認識的很少
多的只有尷尬、虛應故事 如此而已
幾年前我們家族墓園因為「漏水」加上「裡面的位子不夠」
空間上最多只能放到阿公那一代人就放不下了
家族的長輩提出要花錢整修擴建
請人估價預計要花「六百萬」!
依家族的戶數來說,一戶大概要出到「二十萬」左右!
平常沒事都還好,但談到錢就傷感情了
有人覺得OK,願意出這比錢,我們家也是願意出的
有人覺得不OK,因為後繼無人,以後沒後人來拜,所以乾脆不要
沒有共識的結果,當然是不了了知…
之後每年掃墓都會拿出來討論
但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沒結果
我對整個家族不團結、沒有向心力,其實相當失望
難怪我們家族就算祖上有很多土地、資源,到後面也都被敗光了
要分錢公田地的時候,大家都會表現得很積極
要大家出錢出力的時候就謝謝再聯絡
後來我們自己家裡開會決定要把阿公阿婆遷出來
一開始爸爸很反彈
他們認為要拜就大家一起拜,哪有自己遷出去拜的道理?
但後來經過激烈的討論,他們也慢慢的被我們說服了
最重要的是帶爸爸來看這裡的環境,他就放心了
還說:他們應該更喜歡這裡吧

車道邊有一排櫻花大道
等全盛開了以後應該更漂亮
家人還說在這裡長眠感覺不錯
雖然是玩笑話
但這裡真的很美
能在美的環境懷念先人,心情也沒這麼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