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youtube在講量子力學
其中講到了雙狹縫實驗
證明了光具有波的型態
此後,光變成了波粒2象性
後人就把實驗升級
變成射出1個光粒子,通過雙狹縫後
一樣是程現波的型態
後面更扯蛋的實驗就不討論了
我的問題來了
粒子是指不可在分割的最小單位
發射出1個光粒子,這可能實現嗎?
我找不到關於射出1個光粒子的手法
請問具體作法為何呢?
解離出1個分子或原子
這我相信可行
別說光粒子
射出1個中子或電子,我都感覺是科學騙局了

波耳1913年的原子模型描述了光子的產生:單一原子會從激發的電子態跳到較低的電子態,這個自發輻射的過程產生了一個光子。
更晚之後,Edward Purcell意識到自發輻射並不是原子不變的特性,人們可透過設計原子的環境來控制它。Purcell想法成為光子學中許多可能性的基礎,包括單光子源的操作。
在最簡單的二能階原子例子中,每一次原子從較高能階躍遷到較低能階時,就會產生一顆光子。若在自由空間裡,光子會向四面八方放射,或進入連續的光學模態。然而,一個有用的光源,應該只會以一種光學模態產生光子。為了發展這樣的光源,我們可以採取共振腔或波導兩種方法。在共振腔或波導中,模態緊密侷限的分佈,原子將會傾向衰變放出單一模態的光子,所收集的光子隨後可與單模光纖耦合。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