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諾丁漢大學計金融碩士專業的路明非,日前將這段視頻上傳到社交平台,成為他有史以來發布的評論數最高的一條內容。他說,今年的學生人數在180人左右,其中約160名是中國學生,印度學生數量次之,約十多個,剩下的是英國本地學生。
今年夏天剛到英國的路明非,留學初衷是「混個文憑」,他也考慮過在國內讀研,但擺在眼前的現實很殘酷。據報導,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中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創下歷史新高,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招生總數人數,2022年約為110萬人,考研「上岸率」僅為24%。
路明非本科就讀於中國一所三本院校,得過國家獎學金和不少榮譽,出國留學便成為最優選項。「美國簽證比較麻煩,澳洲學制長,英國就一年。」於是一口氣申請了數十所英國院校。最後諾丁漢大學的會計金融專業成為一個折中選項。
路明非本科就讀於中國一所三本院校,得過國家獎學金和不少榮譽,出國留學便成為最優選項。「美國簽證比較麻煩,澳洲學制長,英國就一年。」於是一口氣申請了數十所英國院校。最後諾丁漢大學的會計金融專業成為一個折中選項。
報導指出,森森對「反向留學」也深有體會,五年前,他在美國中部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大學攻讀金融碩士專業,「整個專業40多個學生,有30多個中國人。」印度學生人數次之,美國學生則屈指可數。「我當時申請的時候,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號稱全美第三多。」但這所學校錄取的標準並不低。
就讀於澳洲昆士蘭大學應用金融碩士項目的杜琛亦有同感,「中國學生最多」是最直觀的印象。
報導說,一位正在英國利茲大學就讀傳媒碩士,自稱曾是湖南衛視編導的用戶在社交平台發帖稱,所在的專業共30個學生,其中27個是中國人。「一回頭以為自己進了新東方大班課。」


花大錢出國留學,結果上課都用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