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費是因為服務而付出的,但是一直有個疑問?那些都自己取餐,而沒有讓服務員真的有盡到服務的餐廳,為什麼也要收10%服務費?或者如果這些費用,有進到服務態度好的員工口袋也是合理的。但事實上呢?有小費文化的地方,可以提高服務品質和員工收入,在所難免。但硬收10%,這也是台灣消費上的一個奇怪的地方。
台灣的服務費真的是很畸形,服務費的初衷本來應該是獎勵那些服務好的外場,反過來說,如果對外場的服務不滿意可以斟酌少給,這樣才有動力讓外場提供更好的服務,然後台灣一律收10%,而且還不是服務員拿到,那服務員幹嘛提供更好的服務? 當然公司是可以制定服務的最低標準,但是服務的好壞是很主觀的,比如說規定說服務員要面帶微笑,但是是不是皮笑肉不笑那種必須取決於顧客的感受,既然這樣一律收取10%不就是個笑話?
就是不想讓自己賣的餐點看起來太貴,巧立名目亂搞出來的東西。歐美餐廳的小費是給替你服務的店員,不像台灣的服務費是給老闆。日本則是因為消費稅所以結帳時要外加,而台灣的服務費10%還高於餐廳的營業稅。台灣餐廳的服務費就是一家開始亂搞,之後每一家都有樣學樣,服務也沒有比較好。
遇到會收10%的餐廳,至少都會來桌邊倒個水。覺得這樣服務不值得多收10%?你可以不要去啊!台灣很多餐廳都要預約,有的還要排隊排很久!有些人根本不覺得多收10%有什麼問題。之前在美國用晚餐,只是來倒個水,也是要放15%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