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農業副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
例如:蔬果保鮮紙、農地用紙等…
這些是因應環保趨勢所發展的新興產品
何壽川:讓「醣」定義新農業! 副產物轉化 解決再生能源、碳匯目標
文章中提到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也分享農糧署在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上的進展,他舉例,過去烘乾稻穀需要用油用電,農糧署鼓勵碾米廠以稻殼粗糠作為燃料,讓稻穀乾燥成本降為原來的4分之1。但他也坦承,小農是經濟弱勢,推動淨零排放需要建立商業模式才可行,例如果樹枝條可以粉碎造粒做燃料棒,但問題難在前端的材料收集;有機農業有助增加土壤碳匯,但相關碳權計算也待建立方法學,且須與國際標準接軌。"
利用農業副產物去固碳
以及農業廢棄物去產生再生能源和減碳
是一件很聰明的方法
不過
農工業廢棄物轉換為生質能發電只是方法之一
是否還有其他方法減少碳排呢?
或許這是未來政府要多用點心的吧??
mini7756 wrote:
這幾年來農業副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
例如:蔬果保鮮紙、農地用紙等…
這些是因應環保趨勢所發展的新興產品
何壽川:讓「醣」定義新農業! 副產物轉化 解決再生能源、碳匯目標
文章中提到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也分享農糧署在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上的進展,他舉例,過去烘乾稻穀需要用油用電,農糧署鼓勵碾米廠以稻殼粗糠作為燃料,讓稻穀乾燥成本降為原來的4分之1。但他也坦承,小農是經濟弱勢,推動淨零排放需要建立商業模式才可行,例如果樹枝條可以粉碎造粒做燃料棒,但問題難在前端的材料收集;有機農業有助增加土壤碳匯,但相關碳權計算也待建立方法學,且須與國際標準接軌。"
利用農業副產物去固碳
以及農業廢棄物去產生再生能源和減碳
是一件很聰明的方法
不過
農工業廢棄物轉換為生質能發電只是方法之一
是否還有其他方法減少碳排呢?
或許這是未來政府要多用點心的吧??
看不太懂

燃料


可不可以說詳細點

以前農民把收割後的稻草就地焚燒後拌入土壤,
好像是可以減少點化肥使用吧

後來說什麼空污的不能燒了,
這個做成燃料棒燃燒就沒有空污碳排了嗎

還有還有,這個到底能發多少電啊

如果我們被包圍個十幾二十天的,這個可以補多少天然氣的缺口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