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一個即將滿2歲的小孩,今年初因為家裡忙,所以送去托嬰中心!
去年底報名準公托,便宜但是排隊50號左右,根本不太可能排進去!
後來找到一間托嬰中心,註冊費1萬8,月費1萬6,伙食費1千,保險另計!
平均一個月2萬的基本支出,如果有育兒補助8500,到今年8月後會提高到10500,
一個月是可以省下來不少費用支出!
如果家庭單方所得稅率超過20%,一毛錢補助都拿不到!
一個小孩的托嬰固定支出24萬!何況二個小孩?這樣讓中產階級怎麼敢生太多小孩?
中產階級只是有較寬裕的生活,不代表富有!!!
但是因為排富條款,沒有補助、排隊優先順序都拉到後面!這樣公平嗎?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你賺那麼多,少拿補助會有影響嗎?怎麼了嗎?
反問,當你拼命往上爬賺了一些錢,每年也繳了20幾萬的稅(台灣有80%的人不用繳所得稅),一毛補助都沒有,許多招生名額還有先後順序,讓你排不到,這樣公平嗎?
像我有些同事乾脆不生,卻看到娘家的客人(便利超商),因為有補助拼命生,生了3、4個以上的好幾個,有的甚至生了6、7個,台灣的育兒津貼補助方式合理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