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壽川建議 如何在環保上開源節流?

近期看了一篇新聞有感而發
斯土為本、從醣出發 淨零排放並非夢想
看完只覺得 「開源節流」真的很重要

「聯合國COP21更倡議,每年將土壤中的有機固碳量增加千分之四,可中和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

「何壽川建議,應從提升土壤有機質、造林創造碳匯到農食剩正確回收運用等三方面來施行,就能確保糧食安全和減緩氣候變遷」

除了何壽川院長的建議之外
有很多學者也一起在農廢及土壤固碳努力
像是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
以【循環經濟+新農業:新土地文化的展現】為題
說明台灣產業如何在循環經濟的精神下永續發展

我認為的開源:使用增加固碳方式達到中和溫室氣體的目標
而至於節流:減少碳的排出以及減少環境負擔

舉個例子來說
永豐餘使用糧食副產物的稻麥稈作為原料,加工成雞蛋盒、緩衝包材等
還有把農業廢棄物的有機物轉化出的沼氣來發電

元太科技也打造出可重複使用、可追蹤運送資訊的智慧鎖電子紙物流箱
何壽川建議 如何在環保上開源節流?
以上的企業都是使用乾淨能源發電 減少碳排出

這幾年來環境變化越來越大
看一些新聞報導都不禁擔憂了起來
如今體感只剩下夏天和冬天...
這其實都是因為溫室效應而造成的不可逆傷害
想問各位大大
人們想讓生活舒適是人之常情
但要如何在發展與環境傷害中取得平衡呢?
2022-07-25 14: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何壽川 環保
人類肆無忌憚的取用環境資源卻沒有配套措施的話
科幻電影中環境滅絕的景象
或許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
台灣環保都說說而已
有在認真減塑跟節能的很少
砍老樹種新樹
是不是可以增加吸收二氧化碳?

之前不知道在哪邊看到的印象中是
"新生樹木會吸收較多二氧化碳,就像青少年食量比較大一樣,因此大的樹木卻可帶走利用,再種植新樹"

聽起來滿有道理的
何壽川當永豐餘院長之後
為永續環保做了不少努力 還不錯
TerranceLewis wrote:
台灣環保都說說而已有(恕刪)

應該說要從源頭開始做起
像之前限塑政策 說不提供塑膠吸管
持續沒多久現在還是一堆..
howmingg wrote:
砍老樹種新樹 是不是(恕刪)

這個道理真的滿值得思考的
TerranceLewis wrote:
台灣環保都說說而已有(恕刪)


對阿 國外呢???
很多都假議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