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路跑壯漢-這陣子又處理一個受傷跑者的問題

前陣子練跑時,一個受傷的跑者特地來找我


他說自己受傷6個月了,走路都不痛,但只要跑2km,膝蓋就會痛起來,但隔2天就又好了

當中他也採減量.循序漸進的復健方式,但都沒有效果,只要跑量超過2km,絕對痛起來


我按了他的痛點,發現跟上一個來找我的跑者一樣,也是膝蓋後外側拉傷

後來我瞄了一下他的鞋,叫他脫下來


我把鞋翻過來,比對了鞋的底部,發現他鞋後跟有補過

我問:"你這鞋給誰補的?補的很漂亮,但你是不是補完鞋底後沒多久就受傷了?"

他驚訝的說:"對耶,我好像補完後不到半個月就受傷了,你怎麼知道?"


我把鞋子翻過來比對給他看:"雖然後跟補的很漂亮,但你仔細看,兩腳併起來,後跟的高低差是不是很大?"

他看了一下說:"對耶,我怎麼沒發現?"

我接著說:"而且那補鞋師傅知道你很會磨後跟,所以把後跟加厚,但這厚度也太厚了,跟前腳掌的落差太大,你有沒有發現自從補了鞋根後,跑起來腳步聲音變大了,而且還是趴趴聲?"

他說:"對耶"

我說:"你這雙鞋的問題除了兩腳後跟左右高低差,還有前後高低差,這雙丟掉不要穿了,去買雙新鞋,你這毛病就會好了,還有,你要穿寬宣的鞋,不要貪圖鞋子的漂亮,硬穿D宣鞋,你腳掌那麼寬,穿那麼窄的鞋不痛苦嗎?"


後來他當天就去買了雙新的寬宣跑鞋,隔天我跟他一起輕鬆跑


輕鬆跑當天,他跑了4KM都不痛,只有受傷的地方有點微微酸酸的,但他已經很滿意了

因為他這半年來狀況從來沒那麼好過,他一度已經灰心到不敢再求速度,只希望能痊癒,跑身體健康就滿足了

他也萬萬沒想到,折磨他6個月的腳傷,問題竟然是出在鞋底,難怪無論他怎麼小心翼翼的放慢速度復建都無效


最後我告訴他,雖然已經知道問題出在鞋子,但你還是要循序漸進增加跑量,畢竟你已經6個月沒正規訓練了,不要把單純的鞋子問題,搞到真的變成不當訓練問題
2022-04-05 22:42 發佈
真厲害,我自已也有膝蓋痛的問題,不曉得有沒有辦法隔空抓藥,
我有固定上健身房的習慣,每周大概二次左右,強度不算太高,
平常其實很步跑步,最近心血來潮戶外跑跑,
發現跑幾百公尺膝蓋就會開始痛,
用手按並沒有特別的痛點,但奇怪的是用手按摩一下膝蓋幾秒鐘,
(膝蓋頭會滑動的那個部位)
疼痛就好了,但是再跑個幾百公尺,又開始痛了,
如此跑一跑、按一按,跑個三公里就停了,
跑的速度很慢,跑姿沒有專業的指導,但有在網上看了些跑步的注意事項。

但其它運動就不會痛,包括深蹲、飛輪、跳繩等都沒什麼問題…
不曉得有沒有什麼建議。
david92 wrote:
真厲害,我自已也有膝(恕刪)

跑幾百公尺就痛,這其實不太尋常耶,你有沒有找醫師照過x光看看骨頭有沒有問題?

我先假設你鞋子,骨頭沒問題好了

一般這位置會痛,按摩就舒緩,問題大概都出在股四頭肌太過僵硬 或 跑步上半身過度前傾有關

不知道你在建身房深蹲後回家,會不會針對股四頭肌按摩.伸展?

這非常重要,我在家閒閒沒事,就是在按摩.伸展大腿,因為肌肉僵硬對運動表現是完全沒好處的


再來就是跑步上半身過度前傾,這比較容易出現在上半身重,但下背不夠強的人身上

當下背已經開始支撐不了上半身體重時,身體為了減輕下背負荷,會開始前傾

前傾到某個角度時,身體重量會開始往膝蓋加壓,如果再加上股四頭僵硬,擠壓下去,那就像有人拿硬物去頂膝蓋一樣,疼痛就出現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加強針對股四頭做按摩.放鬆.伸展(尤其是快接近膝蓋的肌肉)平時就要做,不是等到跑前才做

跑步注意腰背打直,腳落地膝蓋微彎(微彎的目的是緩衝,有些人腳落地是打直的,這很傷膝)點到地馬上收腿,別讓腳停留在地上太久,讓衝擊降到最低,步伐別跨太大,腳落地的重心要在身體的正下方

你可以先從比走路快一點的超慢跑去慢慢調整姿式,超慢跑的好處就是能夠集中精神去維持正常姿式,也能訓練到快跑練不到的細微肌肉,我的課表固定一段時間,都會安排這類的超慢跑來調整
路跑一哥 wrote:
跑幾百公尺就痛,這其(恕刪)


也請隔空抓藥一下

長短腿 站直會感覺歪一邊

有扁平足

跑步時候 會感覺明顯往一邊偏

以至於跑起來會需要控制另外一腿力道

兩腳的負荷會不同

有方法可以解決嗎

或者

有調整方式?

感謝
logosoho wrote:
也請隔空抓藥一下

長短腿 站直會感覺歪一邊

有扁平足

跑步時候 會感覺明顯往一邊偏

以至於跑起來會需要控制另外一腿力道

兩腳的負荷會不同

有方法可以解決嗎

或者

有調整方式?

感謝

長短腳已經是需要專業醫學領域才能處理的東西,我恐怕給不了什麼建議


我只能說

我在田徑場看過不少輕微長短腳的跑者,這大都是假性,也就長年繞著田徑場同方向跑,肌肉左右受力不均造成的,只要換個方向繞,肌肉平衡回來,大都能改善


而嚴重長短腳的跑者,也就是一眼看過去,身體兩邊高低差很明顯,這種的不常見,我曾問過這類的跑者,他們大都覺得長年這樣跑也沒覺得哪裡不適,只是跑姿不好看罷了,所以感覺他們不是很積極尋求醫療處理



我不清楚你是天生長短腳,還是假性長短腳,但看你的敘述,感覺你的長短腳差距應該不小

不過無論是真假長短腳,都要去醫院做專業檢查,才能真正確定問題出在哪,看是要做鞋墊,還是復健矯正...等治療
請問跑哥

我沒有要問受傷的問題,主要是,五公里五分速已經維持很多年,我也跑了十幾年,目前月跑量大概65,有沒有甚麼訓練方式還可以提升?我是跑健康的,離花甲之年也不遠了!


路跑一哥 wrote:
前陣子練跑時,一個受(恕刪)
paulpaul88 wrote:
請問跑哥我沒有要問受(恕刪)

接近花甲之年,還有5km5分速的速度,已經保養的很讚了,一般年輕人體能搞不好都沒你好

我不知道你指的提升是速度還是跑量


速度的話,其實就是練間歇,但缺點就是受傷風險高

如果你是跑身體健康,又接近花甲,我會建議以累積跑量,不傷不病為主

跑量多了,速度多少也會上去,只是沒間歇效果那麼快罷了
好文一篇,推推推
其實跑量跟速度我都想提升,不過畢竟還要上班,不能花太多時間,這是這幾天的跑步紀錄,假設期望年底前跑量從65拉到75,三年後可以有5分速10公里,這樣會不會不切實際?好像有個目標,跑起來比較有動力




路跑一哥 wrote:
接近花甲之年,還有5...(恕刪)
paulpaul88 wrote:
其實跑量跟速度我都想提升,不過畢竟還要上班,不能花太多時間,這是這幾天的跑步紀錄,假設期望年底前跑量從65拉到75,三年後可以有5分速10公里,這樣會不會不切實際?好像有個目標,跑起來比較有動力

時間上綽綽有餘,不會不切實際

我看了一下你的跑步記錄,發現你是跑一休一,這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跑量 跟 速度都想提升

我是建議你先把量堆出來,再來談速度

這樣做是為了降低受傷風險


比如說

你目前一次的跑量就是5KM/5分速

休息一天後,下次換跑6KM(里程視狀況慢慢調整上去)/6分速,後天再跑5KM/5分速

照順序交叉進行,一次照原本的量與速度練,一次把量拉高但速度放慢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能保持原有的實力,同時也漸進式把量拉上去


把量拉高,速度放慢那次的練習,目的是先求有,再求好

你要先練出讓身體.肌肉.心肺.筋骨能承受10KM的有氧耐力

等你有10KM的有氧耐力,再來練速度,這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量 與 速度要併行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冒的受傷風險很大,如果時間很充裕,我不會建議用併行的方式


其實多數人對頂尖選手有很大誤解,以為他們每天都用很快的速度在練習

但事實上,他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輕鬆跑在堆跑量,到了賽期2.3個月才會練速度,但佔的比例也不大,因為速度訓練太頻繁容易受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