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航空確定成為明日黃花,
華航, 長榮, 復興紛紛減班.
目前很多航空公司以共用航班的方式因應,
像長榮飛日本, 就掛了全日空跟聯合航空的班號,
油價高漲, 航空業的利潤變薄.
很多人把希望放在直航.
但是我個人是不看好直航對航空業的幫助.
首先是航班分配問題.
會衝擊到的是濟州島, 香港, 澳門這三個地方的航線,
畢竟能直航就沒有人要轉機.
所以減少這三地的航班, 增加中國的航班, 實際上總航班數並沒有增加.
另外別忘了, 中國的航空公司也有權分配飛台灣的航班.
所以減少這三地的航班, 有一半要分給中國的航空公司, 例如中國東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 etc...
不可能台北上海就只有華航長榮飛, 這太一廂情願了.
重點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可以策略性地祭出低價政策,
可能最後旅客有八九成都飛中國的航空公司去了.
中國的觀光客, 會去搭台灣的航空公司嗎? 我想並不會.
中國的物價水準比台灣低, 我想沒有人會笨到來台灣消費,
一定是台灣的觀光客去中國消費多.
台灣的旅客, 或許基於個人情感, 有一半會搭台灣的航空公司,
不過通常有個人情感的不會選擇飛到中國.
台商可能會更愛低價的中國的航空公司,
常常跑去上海消費的人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認為對中國直航, 對台灣的航空公司一點幫助都沒有.
對台灣的航空公司來說,如何運用台灣在地理位置的優勢是最重要的,這1、2年來如果有常飛北美的人就知道,台灣現在飛美國的航班,一大半都是越南人在坐,這些越南人當然不是從台灣去的,而是從越南來轉機的,如何整合台灣西邊(台灣海峽以西)跟東邊(太平洋)的客人,將是未來台灣航空公司能否持續擴張的重要關鍵,以往台灣的航空業,由於缺少了直航優勢,只能吸引到西邊1/3的市場,而在只有西邊1/3的時候,航空業都還撐的下去,如果能真的掌握到整個東南亞、大陸的飛航市場,將會有一番不同的局面,不過這也是有風險的,畢竟這不是只有航空公司單方面能夠配合,看看跟我們在同一個"經度"的國家,日本、韓國、香港都不斷地擴張國際機場的規模,就知道整個太平洋是非常熱鬧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