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在學校上化學課.有時需要進實驗室實際操作學習.
校方會製定一些實驗室的安全規範.與需要遵守的安全守則.
實驗室安全守則.分享如下:
1. 進入實驗室時,應穿著長袖實驗衣、戴上護目鏡、並穿著長褲、襪
子、鞋子(需包覆全腳),將長頭髮綁好。
2. 實驗室不准配戴隱形眼鏡
3. 進入實驗室後,先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4. 了解緊急狀況發生時,疏散及逃生的路線與程序,並確認消防設施的
存放位置與使用方法。
5. 實驗室內禁止飲食、追逐、嬉戲。
6. 老師未解說完畢,不可擅自動用藥品、器材或設備。
7. 操作實驗時,應聽從老師指導,正確使用各種器材與設備。
8. 使用有毒或高揮發性藥品時,應在抽風櫃中進行操作。
9. 觀察藥品顏色、氣味、狀態或反應情形時,不可將眼鼻湊近,以免過
量吸入或接觸。必要時,則以手搧聞氣味。
10. 若皮膚或眼睛不小心接觸到化學藥品,應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
11. 要從橡皮塞中拔出玻璃管或溫度計時,要緊抓靠近橡皮塞部分的管
身,旋轉後拔出,必要時可用水或甘油作為潤滑劑。
12. 稀釋強酸時,要將酸緩緩加入水中,不可將水加入酸中,會使燒杯破
裂或使酸液濺射。
13. 使用熱源時,先確定附近沒有易燃物,尤其是無蓋而任其蒸發之易燃
溶劑最為危險。
14. 不可擅離自己實驗區,而置實驗於不顧,尤其是加熱、用火等時刻,
更需時時注意,控制情況。
15. 玻璃器材加熱時,必須注意玻璃冷卻很慢,非放置一段時間不可用手
去摸,以防灼燙傷。
16. 廢棄物或未用完的藥品,不可任意攜出實驗室,應集中分類處理。
17. 實驗完成後,應將工作場所、機械設備及實驗器材等清洗乾淨,並歸
還排列整齊。
18. 如有任何疑問隨時發問,倘若必須變更實驗程序,應先徵得指導教師
同意。
品名 說明
燒杯
■功用:盛裝反應物。
■使用方式:
1.加熱液體時,燒杯應放在三腳架及陶
瓷纖維往上方間接加熱,不可直接加
熱,以免因受熱不均勻而破裂。
2.傾倒液體時,應從燒杯尖唇處緩緩倒
出,並使液體沿玻璃棒流下,以免液
體濺出。
廣口瓶
■功用:為一玻璃容器,以其開口的口徑
大而名 之,一般作為集氣瓶用。
■使用方式:
收集到的氣體要作為後續實驗觀察時,
往往要將物件移進瓶內操作,較大的瓶
口有助於實驗操作。
錐形瓶
■功用:錐形瓶為盛裝容易作為反應或加
熱時的容器,因瓶身上窄下寬,可直接
搖晃內容物,使之充分混合。
■使用方式:
激烈摇動瓶身使反應發生時,應用橡皮塞
塞住瓶口處。
漏斗
■功用:有大小之分,可配合過濾溶液量的
多寡選用。
■使用方式:
1.所用濾紙應配合漏斗大小選用。
2.過濾時,漏斗頸的下端須緊貼燒杯內
壁,以避免濾液濺出。
滴管
■功用:吸取少量的液體到其它的容器。
■使用方式:
1.取用同一種液體藥品,宜保持滴管於使
用時,細端朝下,不可將其倒置,以免
化學藥品侵蝕橡皮頭。
2 不可將滴管直接伸入試液瓶內吸取溶
液,應先將少許溶液到入小燒杯或試管
內,再用滴管吸取,以免汙染藥品。
量筒
■功用:量取一定量的液體。
■使用方式:
1.不可對量筒直接加熱、配置溶液,不
可當試管,在量筒中進行化學反應。
2.讀取液體刻度時,視線必須和液面中
央處等高。若眼睛太高,測量值會大
於實際值;若眼睛太低,測量值會小
於實際值。
試管
■功用:盛裝少量反應物,觀察實驗變化的
玻璃管。
■使用方式:
1.試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加熱試管
時,可將試管稍微傾斜以增加受熱面
積、輕移試管以均勻受熱。
2.但管口不可朝向有人處,以免反應過於
激烈時,造成噴出物傷人的後果。
3.試管內的不同液體混合均勻石,應以橡
皮塞塞住試管口,再上下搖動。
試管架
■功用:放置試管用。
■材質:有木製、不鏽鋼製。
溫度計
■功用:測量溫度的工具。
■種類:
1.酒精溫度計:紅色,適用溫度較低。
2.水銀溫度計:銀白色,適用溫度較高。
■使用方式:
不可用來攪拌,以免溫度計破裂而使內部
液體流出
酒精燈
■功用:加熱器具。
■使用方式:
1. 使用前要先檢查酒精燈的量,應維持
在 1/2~2/3 的含量間,不足時應以漏
斗添加並避免外溢,以防點火時發生
危險。
2.不要以書本墊在酒精燈下,或在燃燒的
酒精燈旁以書本擋風。
3.以火柴或打火機點火。禁止以酒精燈互
點。
4.用酒精燈蓋熄滅燈火,不可用嘴吹熄。
5.調整燈蕊長短可以控制火焰大小,但調
整前應先熄滅酒精燈。
6.若不慎打翻酒精燈,導致酒精燈起火燃
燒,要迅速以濕抹布覆蓋,
危險錯誤事項 原因說明:
1.過肩的長髮沒有紮起來 使用酒精燈時,易不慎觸及火焰 。
2.在實驗室內吃零食和喝水 容易發生誤食現象。
3.手拿藥品瓶直接倒出藥品 藥品未倒入容器致流出易引發恐慌。
4.不用玻棒直接傾倒溶液或藥品 部分藥品具強烈腐蝕性。
5.加熱時,試管口對準人 加熱物質和蒸氣噴出。
6.書包、書本隨意放置 容易絆倒同學。
7.不使用之器材和藥品隨意放置 桌面太過雜亂,易翻倒物品。
8.在急救設施上放置異物 萬一發生意外時,急救設施無法立即發揮功能。
9.操作實驗沒有全神貫注 容易發生意外。
10.在燃燒的酒精燈旁以書本擋風 紙張為易燃物,容易發生意外。
11.用舌頭嚐試藥品 部分藥品具有腐蝕性和毒性。
12.以書本墊在酒精燈下 酒精燈易翻倒 。
13.鼻孔接近瓶口嗅聞藥品 部分藥品有刺鼻味和毒性 。
14.實驗室追逐推擠 撞翻實驗器材、藥品及酒精燈。
15.進入實驗室未開窗戶 空氣不流通,可能導致中毒。
16.實驗結束,未將器材清洗後歸位 器材任意擱置水槽,不但後續處理更困難,更可能
因不清楚殘留物性質,在清洗過程中發生危險。
17.未用完的藥品直接倒入水槽 可能堵塞水管或腐蝕水槽,亦可能汙染水質。
(資料來源:南一書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