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一波波來.台北會下雪嗎 ?

寒流一波波來.下週二節氣大雪.

如此寒冷的天氣.台北會下雪嗎?

寒流一波波來.台北會下雪嗎 ?

網圖資料如下:

寒流一波波來.台北會下雪嗎 ?
2021-12-04 19:59 發佈
老何boss wrote:
寒流一波波來.下週二...(恕刪)
不會下雪,
不過很適合吃火鍋。
根據早年的新聞資料.

大台北地區曾下過雪.

氣象資料如下:

2016/01/24 09:5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10年來最強寒流來襲,全台各地都傳出下雪美景,就連新北市五股區與八里區交界,海拔616公尺的觀音山也降下白雪,更有民眾在山頂的「硬漢碑」旁堆出雪人。

2016/01/24 09: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超強寒流襲台,台北大屯山、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坪林地區紛紛下雪,成了銀白世界。台北市警察局宣布,今晨5時起於陽金公路9K往陽明山、湖山路及陽金公路口擴大管制範圍,所有車輛必須加裝雪鏈才能上山。

網圖資料如下:

早年的史書有紀載相關資料如下:[節錄]

小冰河期
清康熙35年(1696年)出版的《台灣府志》中,雞籠積雪為台灣八景之一。雞籠在當時大部分為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位於當時的諸羅縣,除了現今的基隆之外,也泛指台灣北部台北、淡水等地區。

根據《台陽見聞錄》:

「雞籠山在基隆廳治。台地氣候,南北迥殊。北境冬寒,與內地無大異。茲山為北境盡處,山大而高,下逼巨海,名為大雞籠。至冬常有積雪,台人取以列郡治八景焉。」

因此雞籠積雪的確切地點,可能是現在的基隆山(海拔588m),或者海拔超過一千公尺的七星山、大屯山一帶,至今無確切說法。同治年間《淡水廳志》的「淡北八景」也提到「屯山積雪」,可以推知陽明山以及台北其他沿海山區,在清治時代是經常下雪、積雪的!
老何boss wrote:
早年的史書有紀載相關(恕刪)


還有其他相關的文獻資料如下:

台灣近代降雪記錄.

全球氣溫在進入20世紀後逐漸恢復正常,日治時期以及民國時期平地幾無降雪記錄,但當時的台灣氣溫依然比現代低,台北大屯山(海拔1093m)降雪依然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日治時期比較可觀的記錄,包括《臺北縣志大事紀》中記載1917/1/8 「大屯山降雪為歷年來罕見,淡水線火車開賞雪加班車」、

1919/3/2大屯山春雪、及1934/1/29 「天氣驟寒,七星郡大屯山降雪盈尺」。1896年2月,日本在台灣設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五個氣象測站,台灣氣候才開始有正式的科學記錄。

台北測站在1900/2/13測得零下0.2 °C,戰後的1963/1/28測得零下0.1 °C、前一天台中最低溫更達零下0.7 °C,各地普遍結霜,但以上幾次都沒有降雪記錄。1962-63年台灣冬天在近代大概是數一數二的嚴寒,

其中1963年一月的台北市,有28天達到寒流標準(最低氣溫10度以下)!但當時天氣多為乾冷,也沒有下雪。倒是1958/2/13台北氣溫低達2.6 °C,空軍氣象官李富城先生(現為氣象主播)回憶:

我跟一個老長官,我們倆一起出空軍總部大門,我們倆一出,下雪了,台北市天空有飄了幾片雪,我說:「啊,下雪了。」
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
今年如果沒有 將來也很有可能

不過低緯度的地區 那個也不算真的下雪而是雨夾雪
真正的雪景 還是要去高緯度的地區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