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果今天臺灣只一所大學五所專科是否比較好?

日治時期,台灣出現了高等教育學校
至光復前,共有一所大學,五所專科,私立僅有一所女專

這些學校,除了私立女專光復後消失外,其他的學校演變為後來的台灣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台灣師大、台大管院

因此我在想今日若台灣高教依舊維持只有一所大學五所專科,私立只佔其一,是否比較好?

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高教泛濫、文憑貶值、學校倒閉的情形?
相反,這樣一來只有精英才能讀專科,精英中的精英才能讀大學,如此是否更有利我方的教育?
2021-10-10 11:13 發佈
問題出在家長非要逼子女補習讀死冊考取功名; 千年科舉進士升官發財中國文化病毒不除,多少學校都一樣,學校太少只會增加更多范進,活到老考到老

唯有脫中入歐美才得有解; 該如何脫? 依中國人魯訓意見是讓西方殖民300年或許才能見效

日本治台50年革除了大半漢人髒亂衛生習慣,但是明治維新脫亞入歐脫得不夠多,雖奠定了工業基礎,日本升學壓力仍是嚴重

德國以學徒制聞名,日本工業也參考德國,就我所知,其機車廠技術許多是高工畢業生玩出來的, 台灣廣開技職升學管道,職校功能可以說全廢了
hmzanny wrote:
日治時期,台灣出現了...(恕刪)


陰莖教育真的能出人頭地嘛?
烏都禾黑

出了0式戰機,中國0機機,連隻機車都無!

2021-10-10 12:58
明治維新日本與清國同時遣小留學生赴歐(應是英國)學習西學,學成歸國後不久日本有了工業生產,中國境內沒聽說過有啥現代化製造業, 主要是民族性自大,文官体系鄙視百工,動口不動手,把技術性工作都丟給下人去幹活
沒必要這麼極端,國立文法商史哲砍三成,私立砍四成,尤其是廣設大學後成立的,

然後國立台文系所全砍掉,社會系所砍一半(社工,應社不動),應該可以改善不少問題了.
美股廖添丁

文法社會科學學院只留台大政大就夠。其他全變電機醫學跟會計。反正大多數學生只要職業訓練。😃

2021-10-11 10:04
學生拼命學 結果就是為了考試
考上好學校就比較能夠找到好工作
但所學的那些東西 用在職場上的也相當有限
對於做父母的壓力也很大

我覺得各行各業 還是走證照制度吧
學歷就僅供參考

學就學點有用實際點的東西
企業用到新人 也不必慢慢教
讀書還是賺錢

難道要成立股票期貨系跟風險對沖系
國家限制開學店?
那要不要限制
面板廠?
銀行?
航運公司?
公車公司?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全世界有哪個先進國家,會把年輕人的基本學歷提高到大學的?
升學管道比較窄的國家,學歷才會值錢,大學畢業的薪水也才會比較高。
台灣現在就是搞到每個年輕人都是大學畢業,很多行業大學畢業的起薪都不高,花4年的時間跟金錢去唸三流大學畢業,根本浪費錢,還害到高中職畢業的青壯年在換工作時會遇到學歷的就業門檻。
大學不只要看量,也要看質,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從廣設大學到現在,大學生成長了多少?

但是分配到每個大學生身上的資源,又縮水了多少?

如果教育經費沒辦法再增加,那就砍掉一些名額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