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很高 卻去讀不合真正天份的台醫大等熱門行業 請問是最好選擇嗎?

智商很高 卻去讀不合真正天份的台醫大等熱門行業 請問是最好選擇嗎?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912/3DMCGHJ6RVBI7MQ4UI5WTQMVCU/
台灣太多被熱門科系耽誤的OO天才

幾年前,我擔任北醫人社院院長,院長室緊鄰著通識中心辦公室,辦公室裡常有工讀生。有一次,我對一位醫學系的工讀生說:

「很閒喔,那證明一下這題:『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

說完我就關上門,心裡嘻嘻笑,因為這題是歌德巴赫猜測,幾百年來數學家也沒能完全解出。

接近中午時,那學生敲門進來說:院長,我要下班了,我證不出來,但是我有幾個證明策略。

看到那些證明策略,我開始相信有天才、天能這種東西,如果我是數學系教授或哲學系數理邏輯教授,我一定努力爭取他轉系,不能辜負天分。


其實,我也算是個數理哲學教授,但是我才不敢開口要一位醫學系學生轉哲學系或數學系,不只是膽怯,更是因為在台灣我不知道這會不會反而耽誤了他。

而我也看過太多醫學學生具有醫學之外其他領域的極高天分,特別是基礎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藝術。

台灣每年約招收1300名醫學生,而我們這個社會,讓其中許多年輕人,成為「被醫學耽誤的OO天才」。

相同的狀況也出現在許多熱門領域,最近特別明顯的是電腦科技的軟硬體領域中。

搶手、高薪,因此熱門,各大學各種電腦科技相關系所已經非常多,多到品質無法保證。這領域資質優秀的學生相當集中在台、成、清、交、台科大、北科大等校,畢業後企業很愛,相當搶手。難怪,企業要加碼,「台積電的半導體學程將在全台6所大學開立,目標培育2000位學生」,一年2000位。

而眼前,類似醫學領域,電腦科技領域已經有著不少「被電腦科技耽誤的OO天才」。

人才集中在熱門領域,原屬自然,其中「發展不適性」、「天分失落」的情形,雖然讓人遺憾,但可理解。這是社會共業,也很偶然,不能特別說是誰的問題。

但是,每個領域都需要人才,人才過於集中少數領域,其他許多領域將遭遇「人才枯竭問題」,國家社會的發展便會失衡,失衡不好,遇到困難會跌倒。

2021年全國大學新生預估約20萬,預估最低點落在2028年,約15.7萬,對比下來,人才過於集中某些領域的問題將日趨嚴重,政府與企業應積極面對「適性發展」與「各領域人才培育」的課題。

基礎科學、人社、藝術領域的成果需要長時間才能顯現,市場價值亦不明顯,不像寫遊戲軟體,寫完上市大賣就立即大發。基礎科學、人社、藝術領域因此特別需要社會大眾、企業和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2021-09-14 13:51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