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區該大量抽地下水還是該大量蓋海水淡化廠?如果無颱風登陸蓋大量水庫變成藝術是不是浪費錢?
戰爭時可能缺水船 缺水區地下水用盡時海水淡化廠可救多少人?
台灣水情告急,但先是經濟部長王美花聲稱科學園區缺水可鑿井,農田水利署拜託大甲鎮瀾宮祈雨,
讓外界解讀病急亂投醫。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今天表示,
要解決水資源問題,還是應回歸專業,通盤評估可用工具再去妥適推動。
李鴻源表示,鑿地下水很快、很簡單,但應先了解諸如新竹地區是否有足夠的地下水蘊藏量?
短時間快速抽出大量地下水若造成地盤下陷,竹科精密儀器有辦法允許這樣的沉陷?
李鴻源舉例,如果現在需要靠鑿井提供一天20萬噸的水量,地下水含量至少相當於要一個3千萬噸的寶山第二水庫規模,
才可能供應,但新竹地下水涵水層有沒有這麼多的水量?
李鴻源也坦言,過去任職公部門時,在非常旱災的時候也做過祈雨動作,這可以安民心,但真的會下多少雨要看老天。
除了外島,台灣本島沒有一座民生用海水淡化廠
2020年台灣梅雨季短且無颱風登陸,導致豐水期降雨量極少,面臨56年來最嚴峻乾旱

舉例來說,像是馬祖地區每度海水淡化水的成本高達80元,但一來是民生用水不能省,二來還是比從本島運過去便宜,但透過《離島開發條例》由政府吸收成本,才將水費壓到一般水準。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
未來興建海淡廠將結合綠電設施,讓海淡廠自己發電,再結合能源回收技術,減少海淡廠對於外來電網的依賴。
此外,海淡廠也可以利用「錯峰生產」,因為台灣用電高峰是夏天,但同樣是豐水期不缺水,所以海淡廠可以維持低度營運能量;等到冬天用電較低,台灣進入枯水期,就能提高使用。
現在政府搞到連電都缺了,怎麼能救水?? 也只好繼續鑿井了......
台灣多數人不是都相信台灣不缺電? 綠能救台灣??
我是個低俗的人,沒有甚麼高尚的嗜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