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致 "變態化身DIO"

變態化身DIO wrote:
我爸死了 很好笑是嗎!?
你現在是在嘲笑我就是了?
我還以為你善類 原來不是


原來如此!節哀!
逝者已矣,令尊後事交給殯葬業者即可!
此際,最重要的是注意.照顧好你還在世的媽媽;避免其因傷心過度而可能衍生的一切不利情狀!.....................................
事有輕重緩急,先辦好你爸的後事!這個時候,你要懂事點.成熟.堅強點;此際.也將是你蛻變和成長的契機與開始!
就算被騙,就區區2500元而已,不然是要討喔?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買個經驗就好啦!
至於哥,哥比較像半佛半魔的三頭六臂啦!
是沒有玩過女人喔?等你辦完令尊後事,哥再帶你去酒店叫10個小姐按奈你?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2021-03-19 9: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IO
秉呈 wrote:
(恕刪)..至於哥,哥比較像半佛半魔的三頭六臂啦!
是沒有玩過女人喔?等你辦完令尊後事,哥再帶你去酒店叫10個小姐按奈你?


這留言跟你往日分享內容判若兩人...
那些你分享的雞湯文,你,真的有看懂嗎?
getyou wrote:
這留言跟你往日分享內容判若兩人...


一."穩固並且靈活的自我":
就是指我們一方面有著不受外界評價影響的穩定的自我價值感,另一方面是指我們不會局限自己的自我概念,能夠靈活的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現和發展多面的自我。

二.看人看事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黑白不分。涉世之初,天真幼稚,看不清人,看不懂事,對自己好就好,用感情駕馭理智;第二重,黑白分明。經驗豐富,心智成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用理智駕馭感情;第三重,世無黑白。黑白起於心,我心若白,天下皆白。世間無對立,哪來黑與白?理智與感情融為一體。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getyou wrote:
那些你分享的雞湯文,你,真的有看懂嗎?

.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秉呈 wrote:
世無黑白。黑白起於心
既無黑白...
又何必起心動念...
造就黑白...
秉呈
秉呈 樓主

冤枉啊!包大人!

2021-03-19 13:12
getyou wrote:
這留言跟你往日分享內容判若兩人...
那些你分享的雞湯文,你,真的有看懂嗎?



你在今天上午10:50傳送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電影《教父》

我們不是先知,但是隨著年齡與經驗的增長,洞察力也不斷提升。洞察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更精準的說,其實就是用模型化思維,透過現象的歸類來看清本質。心理學家常用一些原理和視野來歸納、總結人的行為表現,可以稱之為「開心眼」。

先知,不需要看到,用想像的就可以判知事情的原委;高明的人,聽其言、觀其言,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後知後覺者,總要上過幾次當,才會學乖。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有洞察力的人,能順應時代變化的腳步,新的職務很快就上手,新的行業很快能就緒。

因此,只要掌握某些關鍵因素,轉換工作跑道,其實不難。例如,產業三行:行規、行情、行話。

行規,每個行業擺明的規矩(通過ISO9001)及潛在規則(送紅包打通某些關節);行情,每個行業付款票期不同、淡旺季差異、升遷獎勵標準等;行話,黑手對工具的稱呼、服務業對顧客與員工的術語(柳葉汪折中)、條子、牽猴子、冒泡……等等故意讓外行聽不懂的詞句。

這洞察力也可以用來觀察政治人物。所謂政治素人,指的應該不是首投族,把每一個候選人都當新鮮人。觀察一個人應當從他踏入社會,過往總總的表現來做評價。如果從政多年,甚至幹過三任立委,還可以稱之為素人,恐怕媒體與普羅大眾都是「缺心眼」。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喬大叔 wrote:
既無黑白...
又何必起心動念...
造就黑白...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處處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那麼人人都變成〝壞人〞,也就無法和平相處。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多看別人的長處,就會越瞧越可愛。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靈依揪團出發 有哥要付錢
getyou wrote:
那些你分享的雞湯文,你,真的有看懂嗎?



研究學問的八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行了,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衝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於是就不得不第二步的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匯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的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於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第五層境界:以簡禦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越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整個的組織。 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禦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彷彿只有一兩句話。 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裡是異常輕鬆的----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著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麼,那就對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裡明白,口裡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越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裡面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沒有問題。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嚐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裡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變態化身DIO" . 讓我聯想起以前在網路認識的一位只有國中學歷的不良少女,我只是覺得她本性善良,而我剛好愛心大發,所以.雖然她平常偶會以三字經四伺候我, 但每當她缺錢時.甚至說"她媽媽都感到吃不飽"時,我一聽她說得如此可憐.都會馬上寄錢給她救急,然後再趁此時機告誡她:救急不救窮;要她去找工作.要她去補學歷!.....,....她每次跟我借錢,都說領薪水時會還我,我都跟她說不用(但多年後在遇到,她還真是守信用,有把錢玩給我!)
當時,我感覺凡可以激勵她的書籍,我也會專程到書局買給她;而她還真的書看得下去;然,當時她的些許偏差行為依然改變甚少@@

前幾年又遇見她,她不知怎地機緣接觸了天主教,感覺整個人的氣質.學識.價值觀..都端正起來了.文筆也變好了;雖然仍是只有國中學歷,但我覺她的學已經超越國中程度了!現在的她已經長大.成熟了.也有上帝進入她的靈了!我感到還蠻欣慰了!所以,就安心讓她自己去飛而甚少在關注她了!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