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宿命論(命定論)

以下文章取自網路,依文章內容,若是屬實,那人的一生就是已排定好的,試想,文章內的日本兵,你得平安長大到能當兵(母親生你時要生的健康,沒有夭折,要把你照顧的好,還不能殘缺),若是志願役士兵,看樣子是你自由意識的選責當兵,若你職業是選在日本當地生活工作,則那中國地區死亡名單上就不會有你的名字,而當兵還要被分發到該地區,而死的是你,日本兵有也活的回去的.相對的,中國兵開槍打死日本兵的那一個人(同上原理,從小長大到當兵),當時當地他在那裡,他開槍準到能打死你,而不是打傷你,或是打不中你.如此看來,那我們的一生是不是完完全全被設定好的被安排好的,好比遊戲裡的程式碼,都寫定好的,看上去是你的自由意識,實際是全部被設定好的.不知各位大大的看法如何? 謝謝.



淨空法師講述 --朱鏡宙老居士

諺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兩句話很有道理,而且是事實。

一九五三年我初接觸佛法時,好友 葉會西 先生看到我研究佛學,有一天他來告訴我,他有位同鄉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問我願不願意認識他,可以向他請教。

我很樂意,於是他就為我介紹認識朱鏡宙老居士。

老居士當時已經七十歲,我才二十六歲,他把我當作小朋友看待。他創辦「台灣印經處」,當時台灣的經書非常缺乏,全省印經、流通佛書只有三家。在台北就是老居士辦的印經處不定期出書,台中有瑞成書局,和台南的慶芳書局。

佛書的種類、數量都很少,所以經書相當不容易得到。
朱老居士對我非常愛護,凡是台灣印經處出版的書,他都送給我一本。我對他非常感謝,也常向他請教。

以後我辭去工作,老居士為我介紹認識懺雲法師與李炳南老居士,這是我學佛的一段很深的因緣。
老居士常跟我們講因果報應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
他是學財經的(財政經濟),抗戰期間曾經任職西康的稅務主管,抗戰勝利後曾任浙江財政廳長,是一位德學俱優的長者。

他告訴我,一九三一年他在一家銀行任經理,通常閒暇時,總有幾位朋友打打牌、聊聊天,其中有一位朋友是走陰差的,也就是晚上到陰曹地府上班的。

他說,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他的職位並不高,好像是負責傳遞公文,替蘇州都城隍當差。

在世間,蘇州是個縣,上海是特別市;但是在陰間,蘇州城隍稱為「都城隍」,好像省長(省主席)一樣,而上海的城隍只是個縣官,歸蘇州都城隍管轄,我們講的城隍還有分大小,都城隍管轄一個省。
他說,有一天上海城隍廟送來一批「生死簿」,呈報蘇州都城隍,是他接收的,他好奇的翻開來看看是那些人,結果令他大惑不解,其中名字多是五、六個字。

第二天他和朱老聊天閒談時,就把這件事說出來;當時每個人都想不出原因。

中國人的名字最多四個字(複姓的),但是也不可能這麼多,還有五、六個字的,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
三個月之後,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日本兵在上海發動戰爭,國軍奮勇抵抗。

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以前上海送來的那一批生死簿,是日本兵在一二八戰役中的死亡名冊。
從這裡就曉得「生死有命」,即使戰爭陣亡的人,三個月前,名冊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了。
這就說明一般認為戰爭中橫死的,其實也是命中注定的;死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皆是注定的,確實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命裡不該死的,槍林彈雨之中也沒事;命裡該死的,甚至於流彈也會把他打死,這些都是事實。
2020-10-28 15: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宿命論 命定論
沒人回,
那我回一下,
佛教說的是因果論,
有因,有果,看似命定,
可是,命定論沒有原因,
因果論有原因,
改變因,果就會變,
所以是因果論。
了凡四訓,
袁了凡30歲以前算命說得很準,
30以後,行善,算命說的,不准了。
被喻為天下第一奇書。
因為它不是消遣打發時間用的,
而是能讓人心想事成,最實用的書。
文意內容: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以前上海送來的那一批生死簿,是日本兵在一二八戰役中的死亡名冊。
從這裡就曉得「生死有命」,即使戰爭陣亡的人,三個月前,名冊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了。
這就說明一般認為戰爭中橫死的,其實也是命中注定的;死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皆是注定的,確實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依文章內容來看,人的一生是命定的,你說的因果論,沒有在此文章中看到.
不是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嗎?
這應該是因果論,
不然命定的標準是什麼?
鬼差的簿子,因何標準製做?
生死簿,
傳說中有鬼差跟在身邊記錄行為,
死後製做生死簿,
所以以前的行為,決定下一生,
有因就有果,
因改變了,果就可以改變。
文章太短,要從整體論說去看。
mtchien1120 wrote:
人的一生是命定的

如果三餐大魚大肉.抽雪茄抽很凶
喝酒喝很大
不運動
會不會比較快死????

如果都注定好
常常聽到
枉死
這又是什麼?????
剛剛用你的朱鏡宙去搜索,
找到他另一篇文章,
朱老居士又講了一樁事,發生於清朝末年(一九一一年初),當時他住在家鄉(浙江溫州),鄰村有一位舉人,是個獨生子,家境也不錯,所以中舉之後他沒有作官,在家中侍奉父母。

此人很孝順,地方上對他都很尊敬,有一天他午睡時,忽然有人叫門,他就起來了(實際上他是作夢,但是夢中境界太清楚了,不像一般作夢迷迷糊糊地,與真實的境界完全一樣)。

當他開門之後,看到兩位差人牽著馬,手中拿著一封信,問他此地有沒有這個人。他一看信封上是自己的名字,便說,這就是我!當差的一聽很高興,說我們大將軍請你去談談。
他一想不對,自己一生與官場沒有交往,尤其與武官更沒有往來,於是他說是不是搞錯了,也許是同名同姓的。

這兩位差役不由分說,既然名字沒錯,你就跟我們去一趟,於是拉拉扯扯請他上馬,他也無法拒絕。

上馬之後,他感覺馬不是在地上跑,像在空中飛行。不多久到了一個地方,有很多人在那裡交頭接耳,好像在討論什麼,似乎是很重要的大事;於是他向旁邊的人打聽大將軍是誰?人家告訴他說是岳飛。

他一聽,覺得不好了,岳飛是宋朝人,他找我,我豈不是死了?他非常恐懼,說這不行,我家裡父母年歲已大,太太還年經,孩子年紀很小,我決不能死!

不久岳飛昇殿,見到他很歡喜,慕名已久,知道他是孝子,道德、文章都很好,特別聘請他入幕府,擔任幕僚工作。

岳飛是國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此時確是受寵若驚,他向岳飛報告說,家中尚有老小,不能離開。



岳飛說,我不是現在就要你來,我們正在籌畫北伐金兵,大約六個月後才徵召你,目前你還可以回去處理後事。

他是個讀書人,想想人終歸一死,若死後能追隨民族英雄岳飛也很不錯,所以就答應了。

再由帶他來的兩個小鬼送他回家,他就夢醒了!於是他告訴父母家人,說什麼時候要死。

他的父母一聽,說他年紀輕輕怎麼說鬼話?他說不是的,這個夢不是普通的夢,境界跟真的完全一樣,不能把它當作一般的夢境看待,因此就備辦後事。



半年之後,約定的期限到了,他就跟父親講自己要走了。此事傳遍鄉里, 朱居士也聽說了,感到很好奇,這位年經的舉人,又沒生病,看他怎麼走法。
走的那一天,很多親戚朋友都到他家,他也接待賓客,跟大家辭行。

時候將至,他躺在床上,他的父親很不高興的在房裡罵,「我只有你這個兒子,你走了,我孤苦零丁,還有妻子兒女如之奈何……」。

時候到了,他就跟父親講,接我的人來了(其他人看不見),他們已經在門口了。



最後他勸父親,人終歸一死,而我死後,你們知道我追隨岳飛大將軍,也是難得的事;並且這種事也得罪不得,如果敬酒不吃,吃罰酒,更沒有意思,不如讓我走好了。

最後,他父親嘆了口氣說,好吧,你走吧!這句話才說完,他就斷氣了,也就是他父親同意,他就走了。



這樁事大約過了半年,武昌起義(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 ),革命軍推翻滿清。朱老和他們才曉得世間還沒打仗,半年前,鬼道已經先發動北伐金人;金人就是滿清。

這樁事是他親眼見到的,好好的人,一點事也沒有,說走就走,證明確實有鬼道。

朱老居士以後學佛才曉得岳飛還在鬼道當鬼王,由於他一念瞋心未斷,雖然盡忠報國,還落到鬼道作鬼王。

所以,學佛之後就曉得因果可畏,不能生天,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去作鬼王了。

朱老居士是章太炎的女婿,章太炎是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在文壇上很負盛名。

那時袁世凱當權,他的岳丈因為得罪袁世凱而入獄。

怎麼得罪的?他說袁世凱不值得我罵,就是不肯罵袁世凱;這話傳到袁世凱耳裡,袁世凱很生氣,就把章太炎關進監牢裡。總也沒有什麼大罪名,於是關了一個多月便放出來。

出獄未久,有一天晚上睡覺,夢見兩個小鬼抬著一頂轎子,說東嶽大帝請他,他就上了轎,這兩個小鬼像飛行一樣,沒多久就到了東嶽大帝那兒。

中國大陸有五嶽,東嶽管五個省(江蘇的都城隍只管一個省),可見這是大鬼王。

東嶽大帝聘請他作判官,地位好比現在的秘書長,但是他是活人,於是請他晚上上班,天亮時就送他回來。



每天都去上班,所以他知道很多陰曹地府的事,沒事就跟朋友們聊天,談談昨天晚上辦了些什麼事。



他說中國、外國都有陰間,但是陰間的言語相通,沒有隔閡,生活狀況跟人間差不多。但是不見陽光,天永遠是灰濛濛的,好像永遠是陰天濃霧的樣子。



他當東嶽大帝的判官,地位很高,有待遇,也有飲食,但沒有用處;因為他是活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到,地獄裡的炮烙刑法太殘忍,可不可以廢除?東嶽大帝聽了笑笑,就叫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去看看。

走了一段路,小鬼就指給他看,他卻看不到,他是學佛的,於是恍然大悟,地獄乃貪瞋變化所現,就如《地藏經》所說的,如果不是受罪的人、不是菩薩,即使地獄在你面前也見不到。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7355969
淨空說有因果。
因果論才正確,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才沒空管個人那一點閒事。
一切是自己行為造成的。
三個月前,名冊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了

若了凡四訓內所述為真,1.那這篇文章裡,在死亡前的三個月內,他們之中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好事而改變命運?或是做惡事而提前死亡? 這裡提到三個月前的名單就已列好; 2.了凡先生行善改變命運考試名次往前(同理,他往前,就有人會往後,或是掉落榜單外,所以了凡先生行善名次往前,那麼就有人行惡,掉落到榜單外,是這樣嗎? 榜單名額是固定的,如你命中是考不到建中,因你行善而考到,那請問,千人行善,就會有千人上建中,萬人行善就有萬人上建中,不是這樣吧,名額是固定的,有人上,就有人沒有上,你原本不該上建中的,因你行善上了建中,那就有人被擠下去,上不了建中,不是這樣嗎)
mtchien1120 wrote:
三個月前,名冊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了
若了凡四訓內所述為真,1.那這篇文章裡,在死亡前的三個月內,他們之中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好事而改變命運?或是做惡事而提前死亡? 這裡提到三個月前的名單就已列好; 2.了凡先生行善改變命運考試名次往前(同理,他往前,就有人會往後,或是掉落榜單外,所以了凡先生行善名次往前,那麼就有人行惡,掉落到榜單外,是這樣嗎? 榜單名額是固定的,如你命中是考不到建中,因你行善而考到,那請問,千人行善,就會有千人上建中,萬人行善就有萬人上建中,不是這樣吧,名額是固定的,有人上,就有人沒有上,你原本不該上建中的,因你行善上了建中,那就有人被擠下去,上不了建中,不是這樣嗎)

我大概講一下

你做的善事或壞事
要大.要多

這股力量能改變今生才行

也許古代
讓原本的人有官做,了凡也有官做
同名次

從前,有位羅漢,
收了一位小沙彌為徒。
一日,
羅漢入定,
觀察到小沙彌只剩下七天的壽命,
於是慈悲地叫他回家探望父母,
七日後再回來。

小沙彌辭別了師父,
就背了簡單的行囊下山。
回家的途中,
小沙彌看見眾多的螞蟻,在水中漂流,
眼看就要被淹死。
於是生起一念慈悲心,
立即脫下身上的袈裟,盛土來堰水,
並將螞蟻放到高處乾燥的地方,
就這樣,所有的螞蟻都得救了。

七日後,
小沙彌高高興興地回到寺裏,
師父見到小沙彌回來,甚感驚訝!
「明明只有七天的壽命,為什麼卻好端端地回來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於是又入定以天眼觀察,
原來是小沙彌一念慈悲心,救了螞蟻,
而得以增福延壽。

改寫自《雜寶藏經》
省思 自古以來,
人類為了求長生不老費盡心力,還是一無所得,
小沙彌卻輕而易舉的增福延壽,
為什麼呢?

凡事離不開因果,
種了因,一定有果;
沒有種因,只在果上求,當然是求不到。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如果三餐大魚大肉.抽(恕刪)


你以為的自由意識去改變飲食,三餐大魚大肉,實則是有沒有可能已被安排好的,寫在你的基因裡,那個時後,你就會想去吃大魚大肉.你所說的枉死,那是某些宗教的說法,實際有沒有人是枉死的,沒人知道.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