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穿金戴銀,而是全身上下穿念珠帶念珠。
脖子上,帶著幾條長長短短的念珠,其中有一條較長的,是鑲有佛菩薩的菩提念珠。
兩隻手腕上帶著各式各樣有圓形、橢圓形、圓錐形的手鐲念珠。
左、右兩隻腳也各帶上了一圈念珠。
會有這樣的打扮, 不難想像她似是一位喜好佛法的人。
在書擹前,她(以師姊甲來稱謂之)與義工(以乙來稱謂之)邊交談邊點頭,表示對於義工乙所說的佛法基本知見是相當的認同。
然而,她一邊聽著,一邊不停地身體向後仰並且全身抖動著,似乎在處理著某些事情;………。
然後,突然間,師姊甲就告訴義工乙說:「一大群一直跟著我擾亂著我。」
不久,師姊甲又說:「您有沒有看到前面那邊有個黑黑的?」
……
當然義工乙心裡上是知道師姊甲修行走偏了,就回應師姊甲道:「我們所學的是無境界法,不跟那些相感應。」
可是看著師姊甲很被困擾,實在不忍心,於是義工乙就順手拿了一張佛卡,翻到背面,請師姊甲跟著念「正覺總持咒」:
「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涵蓋一切法。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
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念完這則「總持咒」一次之後,師姊甲馬上說:「那些東西,都走開了。」
接著義工乙就告訴師姐甲說:
『您這樣會很辛苦的,我也曾有過跟這類眾生相感應的經驗,當時還自以為是慈悲渡他們,但是因為我們是陽體,他們是陰界,常常與陰界眾生溝通的結果,身體能量越來越低下,身體不好自己也就沒有好的道器修行了;而且我們的威德力不夠,無法應付所有鬼神道的眾生,終究會把自己搞垮的!』
師姐甲說:
『是啊!我付出了太多,只有一再的付出,都沒有回收,整個人都沒營養了!總覺得快撐不住了!不知哪一天就會倒了!好苦!』
義工乙說道:
「我當時認為自己修行已走入偏邪的道路去了,經過思索後,我得到的結論是這樣的:
『如果成天跟這類眾生打交道,物以類聚的結果,將來往生,勢必被牽引到鬼神道去,而鬼神道的層次是低於人道的,這樣不是往下沉淪了嗎?我們難道不是希望自己一世比一世進步,慢慢的能夠超凡脫俗而進入賢、聖的位階,這樣也才不會枉費難得的人身!不是嗎?』
自己反覆的思索檢討後,對於過去自以為能跟鬼神道眾生溝通而起的高慢心,深感懺悔,具實的向佛菩薩稟白、告罪,並肯定的說出自己不要再跟這些眾生相應了,一心一意只想修學佛菩薩的智慧,唯有佛菩薩的世、出世間智慧,才能解決人生的諸多問題,所以懇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加持能夠脫離這些眾生的困擾而順利無礙地修學如來正法。
當然,不是一下定決心要遠離鬼神道眾生的困擾,就能馬上與這類眾生隔絕的,這可是要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訓練自己,不要再在這方面起心動念,例如每次當聽到或看到鬼神道眾生時,就一再的練習、失敗了就一再的訓練自己當做沒看到、沒聽到鬼神道這回事;同時每天都持誦大悲咒,後來到『正覺』上課後,就每天持『正覺總持咒』,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的考驗,總算度過了這個外人難以知悉痛苦的『鬼神關』。」
此時,另位義工,也走進靠近甲、乙兩人,並且看到師姊甲背部被拍打所留下不少的痕跡,就對這位師姊甲說道:
「您是不是『乩童』?」
這位被鬼神困擾的師姊甲則以默然來回應。
……
之後,師姊甲說了一句話:「感受到您們的磁場很清淨,跟您們在一起,覺得很舒服。」
義工乙說道:「您既然這麼認同正法,那就考慮來上課,這樣才能解決您修行上的困惑?」
師姊甲答道:「我會考慮,請問地址在那裡?」
義工乙答道:「每一本結緣書的後面,都有註明地址:
『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
其實,到『正覺』上課後,也曾聽過平實導師轉述佛陀的教誡,說佛弟子修學佛法要有一定的次第,其大意如下:
「關於神通的修持,不是不修,而是修神通的時候未到,就是若還沒有修到三地菩薩位時,千萬不要先去修神通,因為有些鬼神的威德大於我們,這時若有大力鬼神來找我們,我們就會招架不住;若已修到三地菩薩位時,威德力已夠大,那些鬼神自然就會被臣服而來當護法的,那時就可以以「法的威德力」來攝受鬼神道眾生。」
回想自從擺書攤以來,已經碰到幾位來書攤的眾生與鬼神相應的痛苦案例:
其中有一例,是某位師兄,被鬼神困擾到無法上班,不得不辭職,……
後來有位義工請問他:「是否有持密宗的六字大明咒?」
答道:「有的!」
再請問他持了之後的一些現象,他說持了「六字大明咒」之後,感覺到有越來越多鬼神來靠近他。
(因為六字大明咒不是佛法中的正咒,那是密宗自創的咒──與鬼神相應的鬼神咒!)
總之,修行走入歧路與鬼神相應的人,嚴重的結果,多會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療養,更甚者,還會閙自殺;當一個人一心想修行,竟然走入這種不堪的死路,真的聽來很令人傷心難過;回想,有一次,親耳聽到有位出家師父對眾開示說:「最近耳朵似乎有聽到一點聲音了!」……言外之意似乎是說,他修行有進步了?
當時聽了這些話,想到自己的慘痛經驗,回想起來就害怕不已。
可是當一個人他沒有這方面的深入體驗,還錯以為他能夠與鬼神相感應,就是修行的進步而自滿自傲!因為對方自恃「出家人」的表相身份,被慢心所遮障,就算過來人提出痛苦經驗相告,他聽的進去嗎?未來被鬼神困縛之苦,只有待來日「自作自受」、「悔之莫及」矣!
若一個人,不知修行就只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這兩個核心所在,總是被人誤導,專務有為的境界法,實因沒有值遇善知識的正確教導,或不能信受有實證的「勝義菩薩僧」的教化,而落入虛妄的意識想像境界裡去揣測佛法,甚至把跟鬼神打交道的法當作佛法的修學,這樣非但對自身的修行沒有實質助益,而且又去誤導隨從者,自誤亦誤人法身慧命,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真的要謹慎的遵從佛語教誡為宜啊!
https://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220006679
全站熱搜
遇見更好的自己 wrote:
奇怪,持六字大明咒怎麼會是鬼神來靠近,應該是相反,鬼神會遠離才對啊,怪怪的
六字大明咒是觀音菩薩心咒
密宗六字大明咒長期以來流通、普及於佛教界 ,一般多數人是透過歌曲、誦唸而熟悉它的聲音,卻不甚了知它源於密教部《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而該「經」內容,已被某些大德判定是「偽經」(下文詳說)。而六字真言,其實是鬼神咒,或可招致某種感應與體驗,在藏傳佛教歸屬於蓮花部,而稱為萬咒之王 ─此話雖不免誇張,在西藏卻是有特殊淵源的,?明信云:
蓮華部是藏傳佛教中流傳最廣、最受崇奉的一部。藏族歷史上許多重要的人物被認為是無量壽佛或觀世音、度母的化身。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從佛教開始傳入,就受到極大的重視。
關於六字大明咒的起源與流傳,索南才讓(許得存)說: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咒語是觀音菩薩的明咒,密教蓮花部的根本真言。它從吐蕃贊普拉脫脫日年贊時期傳入西藏,七世紀隨著藏文的創制,有關經典如《寶篋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心要六字大明陀羅經》等陸續翻譯過來 。
也就是說,六字真言在西藏,是從拉脫脫日年贊時代(三九四–五一三)的「傳說」開始,以「天降寶物」的方式,宣告了「佛法」直接由上而下的進入藏地。雖然附會拉脫脫日為普賢菩薩的化身,卻又說他「不懂其意」,只能將此玄秘神物「命名而供養」之 。直到松贊干布(六一七–六五○)在位,西藏文化逐漸興盛,才解開了這些寶物的秘密,而密教得以弘傳。
後來的密教史與相關論文,雖然對這個傳說做了理性化的考證與解說 ,認為拉脫脫日在位期間,印度密教仍在事續與行續(陀羅尼與持明藏)階段,傳入吐蕃的只是幾部陀羅尼經典,例如從「天」而降的《百拜懺悔經》、《六字大明心咒》、舍利寶塔、法教規則……都是「蓮花部」根本的懺悔法、持咒法、供養法、修行次第;但由於受到「苯教」的影響,這些經咒、儀軌在西藏的流傳,仍然是神秘的信仰。 到了七世紀,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之後,正式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而行供養、誦咒,並在《嘛呢全集》有較詳盡的論述,為後來藏傳佛教的觀音信仰與密法傳播,打下了基礎。
索南才讓上文接著說(〈二十世紀西藏密教研究綜述 〉):
《西藏王臣記》記載,藏王松贊干布曾在格熱地方的橫道上,親眼目睹六字真言顯現。他通過淨身祈禱,看見從天然六字真言放射出五色彩虹,輝映到對面岩石出現的觀音、救度佛母、馬頭金剛等佛、菩薩像上,各像放射光明照到六字真言上。從此,六字真言逐漸被藏人所接受。……
《嘛呢寶訓集》(或稱《嘛呢全集》)是第一部系統闡述六字真言的藏文專著,成書於七世紀,相傳由松贊干布王所著。書中對觀世音菩薩及其明咒作了深入探討和細緻分析。認為「唵」字代表佛部心法,念誦此字時,自己的身、口、意分別與佛的身、語、意成為一體;嘛呢,意為如意寶,表示寶心部,念此二字時,能隨願獲得成就;叭咪,蓮花之義,表示蓮花部心,比喻佛法純潔無瑕;「吽」表示金剛心部,展開分析,可以與六身、六部、六部之母、空行母、般若六度、六種煩惱、五種智慧、無量眾生、六長淨、六道輪回、六道眾生之生門、六眾生事、淨障、祈禱、加持、戒律、三摩地(耶)、灌頂、皈依、菩薩心、法性、見修等聯繫起來解釋。從生理學或生命科學角度解釋,六字分別代表人體的六大器官,通過修煉,能夠提高人體生理機能,祛病強身,開發各器官功能,延年益壽。所以,如果只是從字面上去解釋,難以清楚和全面。繼《嘛呢寶訓集》以後,藏族僧侶學者曾用藏文撰寫了大量的有關論著,但很少有突破。
可以說,六字真言是藏區早期的信仰,與「印度佛教」同時傳入西藏,且是在密教與苯教的傳說附會中被解說、誇飾、接受並流傳的,其關鍵是松贊干布(被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與《嘛呢全集》,由於吐蕃歷代諸王的傳承與長期的推廣:「六字真言廣泛傳播開來,以致成為藏區普及率最高的佛號,作為祈福禳災,療理百病,積累功德的良藥和精神支柱,婦孺皆知,誦持不忘。……它僅非簡單的咒語,而是內容十分豐富,具有深刻哲理,被看成是一切經典的根源。」這期間,印度後期密教(亦稱坦特羅佛教,現今譯為譚崔佛教)持續傳入,因此對坦特羅密教法義核心是什麼,提供更清楚的說明,尤其是「無上瑜伽雙身法」後來居上,含攝了一切密法並成為最上乘,六字真言隱藏的密意也就一目了然而被公然顯揚了。
雖然多數西藏喇嘛及藏學研究者多從正面推崇、證明六字真言的由來與功德,如:「該咒翻譯成漢語發音為六個音節,即「唵‧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um)。其意思是「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此真言為阿彌陀佛對觀世音菩薩的讚歎語,被密教認為是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之根本。介紹「六字大明咒」的主要經典是《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在該經中,觀世音菩薩被抬高到宇宙創造者、主宰者的程度。」 但是,它的真相如何?是否別有秘密?
jk300 wrote:
毀它自讚
感覺不是很好
---
觀音法門就是要修出摩尼珠
(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根據網路上普通的解釋,所謂「六字大明咒」中文的「譯音」是「唵嘛呢叭咪吽」六字;梵文原音則是oṃmaṇi pad me hūṃ。可以拆解分析如下:
oṃ字梵文只是個低沉音,用於咒語之前表示尊敬、祝願等等;
maṇi,義為寶珠;
padme,則是蓮花;
hum字,用於咒語或有神力之音節。
http://blog.youthwant.com.tw/fk1955/1013/657/
字面上的直譯,此咒由似乎是對「寶珠、蓮花」的讚歎,然而密教中人認為真言含有深奧秘密的語句,咒語向來都有外、內、秘密、極秘密的四種涵意,讚歎佛菩薩本誓之德只是此咒語外層字面的意思,它尚有內在的涵意,必須由密宗上師向弟子詮釋;其內在的意義,就是藏傳佛教以印度教性力派(雙身法)為根源,於是就將其修雙身法認為得以成佛的邪謬教義,順理成章的將寶珠、蓮花二物隱喻為男女性器官了。這是密教裡修學無上瑜伽的常識,國內外學者從上一個世紀就開始密集的論述它;其實藏傳佛教中有太多經續與論書,例如作為最早出現的無上瑜伽三部密續之一的《如意輪無上總持續》,就明白地解說寶珠與蓮花就是男女性器的象徵,喻為男性的寶珠輪(龜頭)、與女性的大寶蓮華(陰戶)。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六字真言研究又有更深的學術化研究。例如代表性的兩篇論文,一篇是趙櫓的《藏傳佛教六字真言考釋》;趙櫓認為,六字真言原是古印度的一句祝禱詞,被婆羅門和印度教繼承下來,更為密教(佛教密宗)所吸取,其原意是「紅蓮花上的寶珠」,為「女性生殖器」和「陰蒂」的象徵。這一點和傳統大多數人的認知是一致的。另一篇是多識喇嘛針對趙櫓的觀點,撰寫的《駁所謂「六字真言考釋」的荒唐言論》。多識喇嘛則站在對辯的立場以維護自宗,否定了趙文提出的說法。這兩篇文章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迴響。
正覺教育基金會張董事長表示,從兩篇論文的爭論來看,六字真言的來源與真義,以當今的學術研究,表面上似乎有兩種全然不同的理解與結論,但是較合乎情理的是,此六字咒語有外表(字面)與內在(象徵)兩面義蘊:對社會大眾的傳教上,當然要取正向讚歎、表面易懂的說詞;而實質上,對已接受無上瑜伽灌頂的信徒而言,暗中灌注了密教最高修證(無上瑜伽)的心法,令持誦者不知不覺的在音聲中成就了(口業)的意淫,做為日後正修雙身法的準備。
至於多識喇嘛的引證立論的根據,仍依密教體系中表層的教義,並未(也不想)述及內在的意義,與諸藏密古德所說不符,亦與其祖師宗喀巴所說相違,只是用來混淆視聽,不欲無上瑜伽雙身法的秘密為大眾知悉;再者,西藏密教一向是素行不良,自古以來挾宗教之名,行性侵之實,所在多有,並非如傳統大乘佛法之端正清淨,故密宗每每引起正法行者及正統佛教學者的質疑與揭發,自古皆然。更何況,古今密教各派祖師的著作中,到處可見以「寶珠」與「蓮花」作為「男女性器官」的正解,用以教授男女雙修法,這是古今密教的大師與學人們心知肚明、約定俗成的常識,多識喇嘛的狡辯只會成為「此地無銀三百兩」。
外國媒體曾經訪問一位最有資格詮釋其內涵的藏傳佛教自家人──十四歲即成為「佛母」的基米雅現身作證,她說:
「……藏密的咒語繁多,有的來源於苯教。比如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按密理,它包括佛部、寶部、蓮花部、金剛部,具整悲、樂為一體,是涅槃之通途。其實,『嗡』為語首,『哞』為語尾,『嘛呢』意為如意之寶,『叭咪』意為蓮花之純潔。而蓮花,在印度教裡明確地代表女性生殖器,這一最常使用的咒語的真實含義就可想而知。……」(http://blog.youthwant.com.tw/fk1955/1013/657/)
若依基米雅的解說,六字真言的密意就是:「純美的女人生殖器啊,如意之寶!」或者是「將如意寶(陽具)放在蓮花(女陰)中。」誦唸六字大明咒,就等於說:「來!(我們)做愛吧!」簡單明瞭無遮無飾,這才是密宗裡的自家人實話實說。
張董事長指出,古人面對這個並非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的「大暝咒」,還是有其處理的智慧的和幽默。雖然早在宋朝時,梵僧天息災就譯出了《大乘莊嚴寶王經》,但漢人卻少行此六字大明咒,仍以「楞嚴咒」、「往生咒」等傳統經咒為主;對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則持誦「大悲咒」或「般若心咒」為主;並且漢傳佛教弟子持咒,是誦經之餘附帶的誦咒,而非以持咒而成就男女雙身法作準備。然而藏傳佛教持咒不僅是主修方法之一,並且還賦予特別的意義與功用,僅一句「唵嘛呢叭咪吽」,就能把它說得天花亂墜:可消災延壽、驅邪避難、所求如意等等,特別是做為未來修男女雙身法的前行工作。故有古人李繼鼎、佟世思等人就曾先後嘲諷:
「永樂初,嘗遣使迎天竺真僧來京,號大寶法王,居靈谷寺,頗著靈異,謂之神通。教人念唵嘛呢叭咪吽,於是信者晝夜念之。時翰林侍讀李繼鼎笑曰:『若彼既有神通,當通中國語,何以待譯者而後知?且其所謂唵嘛呢叭咪吽云者,乃云『俺把你哄』也,人不悟耳。』」
「佛經中『唵嘛呢叭彌吽』,云是六字真言,傳自西域。有謂,唵嘛呢叭彌吽,蓋「俺那裡把你哄」也,此於六字本意,即不必其然,然余謂如此說佛語,轉覺音義明順。」http://blog.youthwant.com.tw/fk1955/1013/657/
這些雖是中國士大夫一些譏諷笑鬧的言語,卻也切中了它的實質,戲而不謔。今人也多有用六字大明咒的諧音各作文章,反應出不同層面的觀察和思惟。例如知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常趣引:
「唵嘛呢叭咪吽」不妨唸作「All money pay me home」,頗有創意,但又何嘗不點破了那些籌辦、主持各種灌頂法會的法王、仁波切心中念念所繫,就是信徒們奉上驚人的「供養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f2efd0100cng0.html
然而,對於錢財的貪求還不是其人唯一所圖,反而是色欲猴急的喇嘛,「唵嘛呢叭咪吽」在其心中的作意應該是「俺麻利的把妳哄(上床)」。
至於那些迷信藏傳佛教,心甘情願被喇嘛誤導,與之合修雙身法的信女們,心中口中應該誦道:「我那裡陪你鬨」。
至於那些妻女被騙財騙色,可憐被戴綠帽的家中男人──密宗女信徒的丈夫們,他們心底的哀怨、憤怒和泣訴卻是:「我的honey被你哄」。
張董事長總結,鑑於其咒內容的荒謬,與其說是「六字大明咒」,不如說為「六字大淫咒」,它假借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與聖潔名號,以偽善的包裝,誤導眾生虔心持誦,以至於最後終於墮入藏傳佛教雙身修法的陷阱,用心邪惡,不如說是「六字大暝咒」。這種邪淫的用心,荒謬的內容,無所不用其極的行銷,目的就是要麻醉大眾,漸進式的造成「上師傳、弟子唱、早晚哄上床」,可謂其用心可鄙,手段可怖。張董事長呼籲:六字大明咒應該正名為「六字大淫咒」;「唵嘛呢叭咪吽」應該正其音譯為「俺矇你把你哄」,明白箇中密意,就別再盲目跟著鬼吼亂唱了。(採訪組報導)20120620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
不碰佛道,如同孔子說的不怪力亂神
自然生活,也是能安心活到老!
懂得遵守國家法規,生活家規,學校校規,公司常規
腦子清楚,自然就是個01IQ博士!
在世間學問上,不論是科學、醫學、生物學、物理學,乃至哲學都一直在演變,或者有新的理論、新的發現出來,通常一般人會認為,新出來的比舊有的理論或成果都要好。因此有很多人也會認為,佛法是經過演變而來的,尤其是大乘法是經過長時間的創作演變而成的。而這經過演變的大乘法,在法理上比 佛陀說的阿含佛法更縝密,甚至有人認為大乘法是由聲聞法來的,各位菩薩您認為呢?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來探討:「佛法會演變嗎?」這裡要先把佛法的定義作一個說明,什麼是佛法?簡單地說,能使人修學成佛的法叫作佛法。什麼樣的法可以讓人修學之後成佛呢?釋迦如來以及佛入滅後,主持第一次經典結集的大迦葉尊者,都是阿羅漢,都是人天應供,都可以出離三界生死。釋迦如來可以稱為佛,大迦葉尊者卻只能稱為阿羅漢,不能稱為佛,因為他修的是解脫道法,不是成佛之法。佛除了有解脫道的智慧與功德外,佛還有三大無量數劫來修行菩薩道而具有的智慧與功德,才能在最後身菩薩位時,觀察人間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而下生人間示現成佛。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佛法,除了能讓人修行成佛之外,同時也可以出離三界世間,解脫三界生死。各位菩薩,這樣您就知道,真正的佛法包含解脫道與菩薩道兩個部分的內涵,這就是 釋迦如來在《法華經》中所說的唯一佛乘的成佛之法。只有唯一佛乘才能讓人修行成佛,因此不能讓人究竟成佛的法,就不是 佛所說的唯一佛乘,就不是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
接著我們來看,佛法會演變嗎?大乘法是由聲聞法深化演變而來的嗎?有一位法師在他的書中這樣寫著:【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佛滅以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從『富樓那經』中,可見古人是有這種明確見地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6)這位法師說,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各位菩薩,會不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說佛法深義沒有差別?有差別顯然是有兩種以上的佛法,才能相待來說有無差別,難道佛法有好幾種嗎?沒錯!在這位法師的心裡,佛法有所謂的佛法、大乘佛法,以及祕密大乘佛法;而這位法師心目中的佛法,又可以分為根本佛法及原始佛法。
他認為的大乘佛法,有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的區別,而祕密大乘佛法則是指藏密喇嘛教。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佛教與佛法?而哪一種才是 佛所說的唯一佛乘呢?其實並沒有這些區別!這位法師之所以會寫出這些名目,原因在於這位法師不信大乘法是 佛所說的;又認為只有親耳聽聞 佛陀49年說法期間,親口說出的法才是佛法,這位法師將之稱為根本佛教。而在 佛入滅之後到部派佛教分立前,叫作原始佛教。而這位法師又說,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時期,是還沒有大小乘的對立,因此這位法師認為有大小乘的對立,是因為部派分立而有的。
但是實際上不論從經典的內涵,或者部派分裂的歷史來看,並沒有所謂的大小乘對立,有的只是小乘論師們之間的對立,而又自認為自宗才是佛的正法。大乘菩薩是從來不與小乘論師對立,這就像 佛世時只有外道與佛諍,佛不與外道諍,道理是一樣的。這位法師又認為,大乘佛法是 佛滅後數百年才興起流傳的,因此在內容上,有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的不同。這位法師這麼說:【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開始興起,這是佛法而又大乘mahāyāna的;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印度佛教思想史》,正聞出版社,頁81。)
由於這位法師不相信大乘法是 佛住世時所說的,又不相信 釋迦佛陀有三會說法,只認為初轉法輪說的解脫道法這部分才是佛法,所以把單純完整的佛法,分為根本佛法、原始佛法、大乘佛法,還加上本質不是佛法的喇嘛教祕密大乘佛法,並且判定大乘佛法是後來才演變出來的;進而說在初轉法輪中並未說到菩薩法,甚至說菩薩法是由聲聞法深義演化出來的。因此對於第一次五百結集的經典,也不認為有經典集成,認為還在傳誦中。
由於這些思想糾葛,導致這位法師只承認他心中想要的部分《阿含經》,是第一次結集就結集完成的佛法,至於其餘部分,則一概認為是 佛滅後百年,甚至是之後數百年慢慢流傳出來的。所以在這裡這位法師才會說: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佛滅以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如此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這位法師所謂的佛法是指根本佛教,這位法師又認為根本佛教的教化活動,是全部佛法的根源,意思是,大乘佛教是從根本佛教開展演變出來的,所以才會說,佛滅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
各位菩薩,大乘佛法是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的嗎?如果是,為何佛可以稱為佛,而結集經典的大迦葉尊者只能稱為阿羅漢?再說阿羅漢是佛嗎?如果是,為何 佛入涅槃後無人自稱為佛?如果不是,那麼大乘成佛之道的法,會是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的嗎?所以很顯然是這位法師搞錯了!而大乘法即使是在西元前一世紀中才開始興起的,可以說大乘法這時候才有的嗎?又大乘法是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嗎?
我們以譬喻來說明:造紙術是東漢時蔡倫發明的,之後傳到歐洲,歐洲人可以說:造紙術是傳到歐洲的時候才有的嗎?當然不可以嘛!因此大乘法在西元前一世紀中才開始興起,當然不可以說是這時候才有大乘法嘛!再說,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又通俗的佛法,各位菩薩,如果您有閱讀過《阿含經》與《般若經》等,一定會感受到《般若經》比《阿含經》深,而唯識經論又比《般若經》深,如果不信 佛,不信 佛所說的成佛之法大乘法,那麼這個人可以說他是在學佛嗎?他是佛教徒?甚至是出家法師嗎?大乘法是形而上的、無法實證的嗎?如果不可實證,那麼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世,不就成為戲論了嗎?有一句俗話說:「君無戲言!」佛陀是福慧兩足尊,連言不及義的話都不會說,何況是欺騙眾生的言語!因此當知大乘法是可以實證,也應該實證的法,這是成佛之道的唯一修行法門。
接下來這位法師這裡所說的《富樓那經》──就是《大寶積經》卷78〈富樓那會〉這一品的內容,在這位法師書中有關這部分的內容,剛開始這位法師是用如《大寶積經》卷78 〈富樓那會〉,來說明他引用經文的出處,最後結束時卻以《南傳富樓那經》來表示,可能這位法師是要表示這部分內容是南北傳經典都有記錄-是可信的,不是傳說的-以顯示他是有所根據而如此下結論。因為在這位法師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傳說、據說的字眼,因此他以南北傳都有記錄,來顯示這部分內容的真實性,也是可以理解的。至於這位法師對這部分內容的瞭解與解釋,是否符合《大寶積經》的原意?以下我們將引出來為大家作一個說明:
在《大寶積經》中,佛陀為富樓那尊者開示說:菩薩成就四法能具足一切功德。而這位法師所引的這部分內容,是四法中的第三法,大意如下:
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有一尊彌樓揵馱如來,像釋迦如來一樣在五濁惡世成佛,當時彌樓揵馱如來佛壽六十歲,一會說法時度了八十億比丘,證得阿羅漢道,正法住世五百年,彌樓揵馱如來入滅後,在七日當中諸大弟子也跟著入涅槃,而在佛入滅百年之後,其餘大弟子也都滅盡了。
各位菩薩,在 彌樓揵馱如來入滅也跟著入涅槃的這些大弟子們,跟 釋迦如來時代的定性聲聞弟子,是不是很像?看到佛陀入滅了,就跟著趕快離開世間或提前離開,可是這畢竟是少數。因為 彌樓揵馱如來的大弟子,除了七日中已入涅槃的定性聲聞弟子外,還有其他的大弟子們則是在之後的百年內才慢慢地捨報,卻不是入涅槃。可見 彌樓揵馱如來所度的大弟子中,大部分都像 釋迦如來所度的弟子一樣,之後都成為菩薩,才會在後來慢慢自然捨報消失。顯然他們也像 釋迦如來的聲聞弟子一樣,其實也都是菩薩弟子,只是示現比丘身相。
於是在當時有很多眾生看到許多大弟子跟著入涅槃,就生起了這樣的想法:「沙門法中安隱快樂,我等何不各共出家?」(《大寶積經》卷78)認為出家修沙門法是安隱快樂的,於是都剃除鬚髮穿著法服出家了。可是他們出家之後,唯行三事:一、常周旋往來白衣舍,二、唯貪著利養自活,三、長肌肥無有福慧。除了這三件事之外,不修習其他的福業以及道業。由於這些比丘們多與在家眾相往來,只貪著利養及自己的存活,又長養色身肌力,沒有福德智慧,因此對於 彌樓揵馱佛種種甚深經典、持戒頭陀細行以及微妙法門,大都廢棄捨離,不復讀誦。為什麼這樣?因為這些比丘眾樂行五欲、貪嗜飲食。
而那時候國王只有一個兒子,叫作陀摩尸利,在寂靜處這樣想:【彌樓揵馱佛為得何法?今諸弟子皆共放逸,與諸白衣所行無異?】(《大寶積經》卷78)意思是,彌樓揵馱如來是傳下什麼樣的法?如今這些弟子都共相放逸,與在家白衣的所作行為沒有不同。當他這樣思惟疑惑的時候,有一位天神來到他的所在處,隱蔽身形這樣說:【王子!彌樓揵馱佛所得深法清淨決定。】(《大寶積經》卷78)這是說,彌樓揵馱如來所傳是深妙法,清淨而且決定無可懷疑。王子就問了:彌樓揵馱如來所傳深法清淨決定,是什麼樣的內容?天人回答說:【王子!是法無色、無受想行識、無陰界入、無有五欲,亦無欲心。彌樓揵馱佛得是深法清淨決定,為眾生說。】(《大寶積經》卷78)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法是沒有物質形色,沒有受想行識,也就是這個法是沒有五陰體性的法,由於不是五陰之法,因此沒有十八界、六入諸法,也沒有會令五陰流轉生死的五欲諸法,更沒有貪愛五欲法的心,彌樓揵馱如來證得這個深妙清淨的法,而為眾生開示演說。
各位菩薩,可見 彌樓揵馱如來所證的法,與 釋迦如來在吉祥草上所證的法,以及初轉法輪所說的本際法,乃至二轉法輪到最後三轉法輪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這個心,是同樣體性的心,而這也正是末法的今日,平實導師所自參自悟的如來藏心。這樣看來,大乘法的根源,是從無量劫前的 彌樓揵馱如來時,就是這個如來藏,釋迦如來所證、所教、所傳,也是這個如來藏,如此過去現在諸佛所證都相同,這樣真正成佛之法有演變嗎?各位菩薩,您一定也會說:沒有演變!
接下來,王子又問天人說:我們可以聽聞到這個法而如說修行嗎?天人回答說:只要王子能一心勤行精進,要聽聞修習而得這個深妙法並不困難,於是王子就決定出家求這個法,雖然最初國王並未同意,之後還是同意王子的出家。由於渴仰佛的深妙法,王子出家後,以恭敬心問諸比丘,彌樓揵馱佛是如何說法教導諸弟子的?我得以聽聞以後應當如說修行?諸比丘告訴陀摩尸利比丘說:【我等不聞佛所說法,但隨和尚諸師所行,汝今亦應行如是法。】(《大寶積經》卷78)這不禁讓人想到,現在有一個假密宗喇嘛教自稱是祕密大乘,他們在受三歸戒時也是先依止上師,上師比三寶中的佛寶與法寶還要優先,上師所說也上於佛所說,對上師比對佛還要恭敬。
話說回來,這時候陀摩尸利比丘回答諸比丘說:【汝等必從貧賤出家,是故今者但貴衣食,所行如是,白衣無異。汝等今應與我共求佛深淨法。】(《大寶積經》卷78)也就是陀摩尸利比丘回答眾比丘說:你們一定是從貧賤家庭來出家的,因此如今只看重衣食,所行所為與白衣沒有差異,你們如今應該和我共同來求 彌樓揵馱如來所傳的深妙清淨的法教。可是那些比丘們卻這樣回答陀摩尸利比丘:【我等所為者,是事皆已得;衣食極豐足,免離王使役;安隱甚快樂,無敢輕慢者。白衣時苦惱,今皆無復有,是即名涅槃,第一快安樂,過是事以外,我皆不復用。我等多衣鉢,湯藥物甚多,白衣常給施,檀越家亦多。】(《大寶積經》卷78)大意是說,這些比丘們所要求獲得的都已得到,衣食豐足,免於國王的使役,這麼安隱快樂,而且沒有敢輕慢他們的人,未出家時種種的苦惱如今都不再有,這就叫作涅槃,第一安隱快樂,超過這些事以外的,他們都不再受用。
各位菩薩,聽到比丘們這麼回答,您有何感想?而這位陀摩尸利比丘又會有什麼反應呢?悲惱涕零啼泣,真是無可奈何啊!於是他又去問其他寺院的比丘們,也都是如此回答他。這時候陀摩尸利比丘即便捨離這些比丘們,獨自進入山林幽遠的地方精進虔誠,一心只想要求得 彌樓揵馱如來的深法。然而諸佛必定是已將成佛之道的法傳下來了才會入滅,彌樓揵馱如來也是這樣子。而在 彌樓揵馱佛諸弟子中,有一位名為堅牢的大弟子,獨自在深山裡修行,少欲知足、心樂遠離、所作已辦,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就像 釋迦如來當時的摩訶迦葉一樣,清淨自持。堅牢比丘在石窟壁上留了一首偈,陀摩尸利比丘看了思惟其中義理,不久就修得五神通。來到 彌樓揵馱如來火化的地方,頂禮遶三匝,結跏趺坐發誓願說:【我不見佛、不聞餘法,不起於此。】(《大寶積經》卷78)這表示除了石壁上寫的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的法之外,還有其他的法是沒有記錄在這裡的。這時候釋提桓因知道陀摩尸利比丘深心愛樂佛的深法,就來到陀摩尸利比丘面前,為他說 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八百千門經以及其他的法。陀摩尸利比丘聽聞後誦持,於諸法中得智慧明,對於 彌樓揵馱佛所說清淨應空應離,種種深妙經典自然憶持在心。而且 彌樓揵馱佛為陀摩尸利比丘示現身相,以及比丘眾與他們所住處的精舍床榻,還有當時佛說法時,四眾、天、龍、夜叉、揵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非人等,一切眾會悉令得見。
各位菩薩,彌樓揵馱佛在說法時,除了當時的弟子四眾聽聞外,還有天龍八部也來聽聞,這樣看來,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法,一定不是只有聲聞解脫道法,還包括菩薩道法,所以有天龍八部一起來聽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解脫道法,是要觀行斷我見、我執以及我所執,遠離三界貪愛,對欲界天人、揵闥婆、緊那羅來講,五欲之法是可愛的,而其餘部眾除阿修羅以及人以外,都是旁生道有情,對欲界的貪愛執著還是很強烈的,解脫道出離生死之法對他們而言,還難以相應,不易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因此,他們會來聽聞的一定是菩薩道法,這和 釋迦如來說法時的情況是一樣的,一定是聲聞法與菩薩法同時都有開示,不會只有開示解脫道法而不說菩薩法,而讓所有弟子都入無餘涅槃,如果這樣子過不了多久的時間,佛法就會消失不存在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大乘成佛之道法唯一佛乘之法,是佛世時就已經開演的法,並不是這位法師所說的,後來經過演變才有的,也不是由聲聞深法演化而有的;而且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共說的,恆而不變的法,是既貞又實的實相法,這樣的法是不生不滅的法,更不是由演變而來的,當然也不是在經典流傳出來時才開始有的。而大乘法是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嗎?大乘法不是理想主義,是可以實踐的法;大乘法也不是形而上,只重思辨無法實證的哲學,大乘法是須要親自證驗的!大乘法更不是只能信仰而通俗化的法,大乘佛法不但應該信受,而且是一般人所仰望不及,又不通俗的法,是隨應世間萬法的諸法本源所展現的深妙法。這位法師對大乘法的錯誤見解,實在不是語言文字能夠說得盡的。
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5-a16_01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