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自費醫材設天花板,和健保改革有什麼關聯?

我的理解
健保制度的確很棒
讓多數人都可以用低廉價格享受有水準的醫療
但相對的也讓醫院很難賺錢

自費醫材是現制下醫院可以賺錢的途徑之一
當然醫院該不該用這種手段賺錢
病患是否真的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這各方各有論述

但我的問題是
現在健保的燃眉之急不就是「沒錢」
去動自費項目對健保的開源節流有什麼幫助?
為什麼要先去捅這個馬蜂窩?
2020-06-16 14:14 發佈
資深邊緣人 wrote:
自費醫材


簡單擷取一小部分評論...

1. 健保署近年發現,一項同品牌、同功能的「健保差額給付醫材」在不同醫療院所的價格竟會差到數萬元,許多民眾頻頻反應,也引發不少醫療糾紛,因此經一年多討論,才決定訂定收費上限,而且只針對370項當中的352項訂出上限。
2. 民眾觀念裡常認為貴一點的醫材就比較好,實際上根本搞不清楚多花錢能買到多少健康。
暗示大家多用健保給付品項吧?

10萬的自費品項
1萬的健保給付品項

天花板設2萬

接著就是10萬的那個不做台灣生意了
或者自斷手腳降到2萬 (這比較不可能發生

民眾或許就沒甚麼選擇,用健保給付品項了
最後健保給付品項銷量增加,或許可以增加砍醫材價的籌碼



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行不通
說不定助長了密醫或是醫材黃牛

再者自費項目是"財路"
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不是鬧著玩的

再再者,為啥挑這馬蜂窩去捅
因為這聲勢正高的時候不捅,過陣子就沒機會了呀,有試有機會
handful wrote:
簡單擷取一小部分評論(恕刪)

這些都有道理
我年初也挨了一刀
醫材價格有點嚇到

但是為什麼要先動自費項目
好像口渴了不喝水卻吃番薯

slash410 wrote:
暗示大家多用健保給付品項吧?

健保給付用多了
健保的錢不是變少了嗎
資深邊緣人 wrote:
這些都有道理我年初也(恕刪)



健保可以藉口用的量大,回頭要求醫材藥材商降價
(請google 健保署 藥價調整,類似的作法,但藥價調降其實也導致些原廠藥不進台灣了
不降價? 不給付.

============

不過設身處地來想
健保署必須降低支出與提高收入來延長全民健保的"壽命"
不然全民健保早晚都會倒

這應該也是"降低支出"的一個政策
廠商能送錢
要就修法讓民眾也能送錢
不然怎麼跟廠商競爭?
不過送錢要訂上限
能不能大幅改善?
資深邊緣人 wrote:
這些都有道理我年初也(恕刪)


這其實很矛盾的

我拿疫苗來說明好了

台灣健保有給付的疫苗

但是帶小孩去打針的時候..很多父母反而在問醫生有沒有國外的自費疫苗...

其實台灣的疫苗不差阿!!! 為什麼大家都要去選國外的疫苗....我也覺得傻眼~XD

所以延伸下來的狀況就雷同上面的案例...有錢人就是愛用非健保的醫療器材,覺得貴就是很神很威猛...吧!
雞腸小鳥肚 wrote:
這其實很矛盾的我拿疫(恕刪)


就拿原廠藥跟學名藥來講好了
其實成分的部分學名藥都跟原廠一模一樣了

但由於原廠有專利保護期的優勢
加上資源較多可以做行銷
消費者腦海只會閃過"聽過的"、"人家說好的"、"自己用貴一點沒關係"....

就算學名藥一樣成分
但是心理作用來說,原廠藥是真的比較好 XDDDDDD
slash410 wrote:
健保可以藉口用的量大(恕刪)

所以是用來提高健保署和醫材廠的議價籌碼這樣

這個政府做事的邏輯腦筋真的要轉好幾個彎才能懂
在下資質駑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