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醫院看似嚴格的防疫攔檢???

那家醫院就不說了...


----------------

疫情期間真不想上醫院,但無奈每隔幾個月得回診拿藥.

出捷運站,走比較近的側門,遭攔下要求測體溫,並出示單據
(回診單/檢驗單,或工作證).

回覆:只有帶健保卡.

由於側門不能讀取健保卡,於是攔檢人員並沒"測體溫",只是
要求改走正門.



醫院看似嚴格的防疫攔檢???

(更正,醫院應當在正門有熱顯像設備,用以量測體溫)
進了正門,分流成2排,分別驗單據,及驗健保卡...刷了健保卡,
給個小貼紙當作通行證.

(更正,有網友說可從健保卡得知相關資料)
但沒有如貼紙所寫,詢問"30日內是否有出國或接觸史"


進診間,醫生及助理很敬業熱心...只是都沒戴口罩,一旁處理
病患資料的護士則沒留意是否有戴.


或許是我這種門外漢看不懂,而有所誤解...總覺得這種看似
防疫管制極嚴謹,怎實際只是作樣子.
2020-05-14 10: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醫院 防疫攔檢
上面規定, 醫院只好做做樣子

這麼認真,那某某公關的感染源找到了嗎? 海軍的感染源找到了嗎?
不會太認真但也不至於擺爛到體溫也不量
八成是用大門有熱顯像儀間控近來的人的體溫
很多醫院或各單位機關部門都是用紅外線熱像儀的阿,一個個量 太耗時間。
畢竟是大醫院,正門流量大,使用熱顯像儀之類量測體溫,的確很有可能.

但主要讓我覺得防疫鬆懈,在於診間裡醫生沒戴口罩
(以我回診拿藥的診間而言,整天接觸病患+同行家屬,至少上百人)
三腳阿喵 wrote:
疫情期間真不想上醫院,但無奈每隔幾個月得回診拿藥.

台北中興院區只是拿藥去側門,根本不進大門。

三腳阿喵 wrote:
問題在於,親身經歷不論側門/正門都沒問.(恕刪)

鎖國中。回國的全居家檢疫,可以出來的全OK。
三腳阿喵 wrote:
進了正門,分流成2排,分別驗單據,及驗健保卡,然而居然沒人
在測體溫...只刷了健保卡,給個小貼紙當作通行證.

而且,也沒有如貼紙所寫,詢問"30日內是否有出國或接觸史"

1. 多數醫院應該是用紅外線測體溫 (跟機場一樣), 沒有一個個量, 不代表是沒有在監測體溫.
2. 刷了健保卡就會看到 "30日內是否有出國或接觸史" 的資料. 有註記才會有人細問.

PS. 那個 "接觸史" 的資料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註記, 我之前看到的都只是醫療人員或養護中心上班的註記.
30天內入境紀錄其實健保卡一插就知道了, 不用問

體溫的部分現在都馬用熱顯像了,超過37才攔下來用額溫槍耳溫槍,
要30天內有旅遊史 "且" 有發燒,才會特殊處理
不然天天都馬一堆人發燒看病,總不能全部特殊處理

後來因為有限制陪診人數,因此會多問一下來醫院的目的,有的需要出示證明

防疫期間,醫生在院內本來就應該戴口罩,那是他的問題沒錯。


另外,這戰役這麼久了
請不要一直苛責現場的防疫人員
很多人都很累,0確診時大家喘口氣,下次開國門時,又要上戰場了

有很多防疫工作其實也要考量到實際的情況
有時進來的人就是多,多到爆,你真的要一個一個慢慢問慢慢量
就算每個病患都很nice願意排隊等,
也要有那個人手去消化長長的人龍。
更何況一堆趕時間洗腎趕關門前報到的...
所以各醫院才會各出奇招如熱顯像、貼貼紙、蓋印章...
上述幾位說得都有理...這方面是我錯.

但是側門只是站2個人,使用額溫槍,並沒有讀卡設備,
只看單據及證件,就讓人過了.
三腳阿喵 wrote:
側門只是站2個人,並沒有讀卡設備,只看單據及證件,就讓


那張貼紙代表你已經讀過卡了
故當日不需再次讀

其實台灣人超會找漏洞的
隨便都想得出一堆目前運作上的漏洞
但咱們只能以人性本善當出發點
樣樣防到底大概只有極權國家才作得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