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說: 今天到餐廳用餐,可以選擇用____付款。 1.現金 2.信用卡 2%回饋 3.行動支付 6%回饋 又或是可以選擇吃當下有在打折的餐廳,這樣是節儉的表現吧? 怎麼會被說這樣是小氣/斤斤計較呢?網友們怎麼看?
PatrickPaPa wrote:例如說:今天到餐廳用...(恕刪) 如果你是每小時收入上萬的大老闆卻浪費時間在計算如何一餐省一百元。這就是斤斤計較,小氣。如果你是月入上萬的一般人,花時間計算如何一 餐省一百元。這就是節儉。
我是自己都利用點數吃免費的請別人也會用就算沒有免費也會用優惠的方案再沒有........花錢也無謂因為出發點用意本來就是要"請"對方的不然就不會說"請"了(這可以不一定要特意,是要靠平常多元累積點修練來的,臨時要吃什麼買什麼自然都能優惠到)節檢昇華可以變成智慧相反的不該省又硬要省且省到別人上那就是小氣了像客家人很多省自己摳別人對自己人才會比較好但本來就排外語言就不通了,外人要當它們自己人很難被認同不過也隨著時代演變這樣的越來越少了,年輕一代很多搬出來也不會講客家話了等一下一定有客家人又要戰我不是光我在講和感受很多人都覺得,FB甚至還有人成立社團在講和po梗圖勒
[比例原則]有人中大樂透捐3000元做公益也有的老榮民省吃儉用最後把百萬存款捐出去[生活價值取捨]曾有家長完全不給小孩零用錢買飲料但是小孩想參加學校音樂社團就給他買上萬塊錢的電貝斯[理財規劃不當]開賓士300,加油加300不是節儉, 也不是小氣, 是荷包深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