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研究某些資料後,我發現我的性格有內向者的基因,怎麼說呢?
從小時候談起吧! 以前我一直以為我是外向者,因為喜歡人群、喜歡和人做朋友、享受和朋友在一起談天的時光;長大進入社會之後,我們因為社交、因為工作需要和更多人接觸、需要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流來增廣見聞以及建立社會關係,這個時候,我發現自己內涵不夠、也沒有足夠的熱情和不熟識的人接觸,所以開始退怯了…
就這樣工作了五六年,到現在三十而立的年紀,在偶然的機會發現其實自己是內向者,內向不善於表現自己,喜歡獨處、獨自行動、獨自思考、享受和自己相處。
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內向者基因,沒有絕對的內向者或外向者,只是這個人特質比例多寡,在我看來,我擁有很多內向者基因。
從小我們就被訓練積極、活潑、外向,因為我們目前的社會結構以及人群生活的模式,促使我們的教育要我們朝這種性格發展,但是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人物如羅斯福、甘地…都是內向者,他們都在獨處的時候創造出偉大的想法,這就是內向者的力量,我們應該多加利用自己內向的優點來發展更多創造力,再將這些很棒的想法發展出去,和人群合作。
現在,我明白了這一點,我會更加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然而外向方面我也需要發展,這些偉大的人雖然是內向者,但為了發揚自己的想法或點子,基於這個使命,他們還是會訓練自己與人群接觸或者站上舞台,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要保有內向的力量,還要發展外向的面向,更能將我們的美好想法造福世界,你說是不是很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