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投資版閒聊到的
大家覺得像不像
=====
墮落之血(英語:Corrupted Blood)
是電腦遊戲魔獸世界中會傳染遊戲角色的一種虛擬瘟疫。因為意外的大規模傳播,
它與現實生活中流行性疾病的相似性也引起了國際性的新聞關注。
瘟疫的源頭與爆發
疫情開始於2005年9月13日。
魔獸世界的開發商暴雪娛樂在當天發布了遊戲的1.7版更新程式,
其中包括一個新的名叫「祖爾格拉布」(Zul'Gurub)的地下城副本。
新副本中有頭目「哈卡——靈魂剝奪者」,又被稱為「血神」。
與哈卡戰鬥時,哈卡會隨機對玩家角色施放名為「墮落之血」的瘟疫。
被感染的角色每隔幾秒鐘會受到250-300點傷害
(與此對照,高等級的角色有約2500-5000點生命力,中等級約1500點)。
附近的其他角色如不迅速散開也會隨之被傳染。
由於寵物(跟隨玩家,由玩家控制協助戰鬥的動物)也會被感染,
如果玩家把已感染瘟疫的寵物收起來,瘟疫仍然會保留在寵物上,
不會因離開副本而消失,在其他地方放出來時就會感染其他玩家。
雖然低階別的角色會在幾秒鐘內被這一瘟疫殺死,
進階別的角色卻因擁有較高生命力並可以使用治療法術而存活下來,
NPC和角色的寵物也是瘟疫得以傳播的重要因素。
按暴雪娛樂的設計意圖,瘟疫只應出現在與地下城最終頭目哈卡的戰鬥中。
哈卡向玩家散播瘟疫,逼迫玩家迅速調整站位以避免傳染。
由於瘟疫致死性很高,以至於感染瘟疫的角色不可能活著離開副本,
暴雪娛樂相信這使瘟疫自我限制,無法傳播到副本之外的地區。
但暴雪娛樂沒有注意到遊戲機制上的一些設計漏洞。
瘟疫也可以感染生命值極高的非玩家角色,並且被感染的玩家仍然可以啟動傳送技能,
將自己瞬間移動到遙遠的地區。瘟疫因為這些有利條件而迅速擴散。
瘟疫的範圍和影響
在魔獸世界中,角色的死亡不是永久性的,而且很快就可以復活,
但仍然會給玩家帶來損失和不便。
幾天之內,墮落之血就成為了魔獸世界中的黑死病,
正常的遊戲流程因為大瘟疫的到來陷入癱瘓。
玩家們對瘟疫的反應各不相同,但與現實疫情有不少相似之處。
一些擁有治療技能的玩家志願提供幫助,一些缺乏技能的低等級玩家啟動別人離開疫區,
一些玩家逃亡到沒有瘟疫的地方,也有一些玩家故意傳播瘟疫。
暴雪娛樂嘗試採用隔離措施限制瘟疫,但未能成功。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被拋棄,
玩家們紛紛到鄉村地帶避難,城市街道上一度布滿因為瘟疫死亡的屍體。
最後,暴雪娛樂直接修改了哈卡的這項能力,在修改之後,
哈卡仍然會在戰鬥中對隨機玩家施放名為「墮落之血」魔法,
但魔法效果被改成了一道紅色的閃電,不再以瘟疫的形式在玩家之間傳播,問題就此解決。
這次瘟疫的大範圍爆發(很多伺服器中有半數以上的角色被感染)
也引起了現實世界中很多媒體的廣泛關注。
2007年3月,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
流行病學家蘭·D·巴利瑟在《流行病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
描述了墮落之血瘟疫與近來SARS和禽流感的相似之處。
巴利瑟表示,電子角色扮演遊戲可以提供進階的研究平台,
用來建立傳染病傳播的研究模型。
《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隨後建議電腦遊戲第二人生也可以被作為研究平台。
2007年8月,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公共健康與家庭醫學助理研究教授
尼娜·費佛曼呼籲針對這次虛擬瘟疫事件與現實瘟疫的相似性進行研究。
一些科學家準備以虛擬環境作為參照,研究人們會如何應對環境中的疾病。
此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向遊戲開發商請求得到這次瘟疫暴發的資料,
以研究應對現實世界中的疫情。
內文搜尋

X